垂髫孙子侍閒行,只此閒中度此生。
偏是杜鹃能惬意,不如归去两三声。
垂髫孙子侍閒行,只此閒中度此生。
偏是杜鹃能惬意,不如归去两三声。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生活画卷,通过孙子与祖父在闲暇时光中的互动,展现了生活的悠然自得。诗人以“垂髫孙子侍閒行”开篇,生动地刻画了孩童与老人相伴漫步的情景,体现了亲情的温馨与和谐。
接着,“只此閒中度此生”一句,点明了生活的态度——在闲适中度过一生,表达了对简单、自然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这种生活哲学,强调的是内心的平静与满足,而非外在的繁华与喧嚣。
“偏是杜鹃能惬意,不如归去两三声”则运用了杜鹃鸟的叫声作为意象,增添了几分诗意与哲理。杜鹃鸟的啼鸣,往往被赋予了思乡、离愁的意味,此处却以“不如归去”四字,巧妙地传达出一种回归、归真的渴望。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向往,更是对内心深处那份宁静与归属感的呼唤。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人与自然、内心与外界之间和谐共处的美好图景,以及对简单、纯粹生活的深深眷恋。它不仅是一首描绘日常生活的诗歌,更蕴含着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与感悟。
人说仙家日月迟,仙家日月转堪悲。
谁将百岁人间事,只换山中一局棋。
一枝新雨带啼鸠,唤起春寒枝上头。
说与朝来啼太苦,洗妆才了不禁愁。
墙角红葵一丈开,鹁鸠声断雨声来。
雨鸣竹屋诗新就,日度花砖梦恰回。
露蔓蜗行经午湿,风枝蝉语近秋哀。
虚游轩里凉如水,自玩春秋著玉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