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青山一水明,溶溶天上客舟轻。
行人千载谁相望,谩扫幽岩记姓名。
两岸青山一水明,溶溶天上客舟轻。
行人千载谁相望,谩扫幽岩记姓名。
这首诗《舟行(其二)》由宋代诗人黄裳所作,描绘了舟行于山水之间的景象,充满了哲思与自然之美的融合。
首句“两岸青山一水明”,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山水画卷,青山对峙,绿水映衬,画面明亮而宁静,展现出大自然的和谐之美。这里的“明”字不仅指水面的清澈明亮,也暗示着诗人内心的清明与豁达。
次句“溶溶天上客舟轻”,进一步渲染了舟行的场景。在诗人的眼中,这不仅仅是一艘普通的船只在水上航行,而是仿佛从天际而来,带着一种超凡脱俗的气息,轻盈地划破水面。这里的“溶溶”二字,既形容了天空的广阔无垠,也暗示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宽广与深邃。
后两句“行人千载谁相望,谩扫幽岩记姓名”,则转向了对人生和历史的思考。诗人提出一个看似简单却蕴含深刻哲理的问题: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又有多少人来来往往,又有多少故事被遗忘?他们是否有人会停下来,回望过去,记住自己的名字?这里既有对过往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憧憬,更包含了对生命意义的探索。
整首诗通过描绘舟行的景象,巧妙地融入了对自然、人生和历史的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洞察力。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读来令人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