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泽当年斗米,少陵此日渔翁。北山倾黛腻波中。
浓蘸一竿翠重。园果肥添雨雨,林花乱舞风风。
老仙不醉总颜红。手摘金团如瓮。
彭泽当年斗米,少陵此日渔翁。北山倾黛腻波中。
浓蘸一竿翠重。园果肥添雨雨,林花乱舞风风。
老仙不醉总颜红。手摘金团如瓮。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隐逸生活的画面,以两位历史人物彭泽和少陵(杜甫)的典故来引发联想。彭泽指陶渊明,他曾以斗米官俸过活,象征着简朴的生活态度;少陵则借指杜甫,他在诗中常以渔翁自比,表达对世事的超脱。诗人将这两位文人与眼前的景象结合,北山倒映在湖水中,黛色浓郁,竹竿垂钓显得格外翠绿沉稳。
园中的果实因雨水滋润而更加丰满,林花在风中纷飞,展现出生机盎然的自然景色。这里的“老仙”显然指的是那位曾为县令后归隐的老人,他虽未饮酒却面带红润,表现出内心的满足和平静。最后,他亲手采摘硕大的果实,犹如从大瓮中取出,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其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通过历史人物的典故和眼前景致的描绘,传达出一种淡泊名利、享受田园生活的隐逸情怀,体现了清末近现代初年王照的诗风。
天冥冥,云濛濛,当天白日中贯虹。
壮士拔剑出门去,手提仇头掷草中。
掷草中,血漉漉,追兵夜至深谷伏。
精诚感天天心哀,太一乃遣天马从天来,挥霍雷电扬风埃。
壮士呼,天马驰,横行白昼,吏不敢窥。
戴天之耻自古有必报,天地亦与相扶持。
夫差徒能不忘而报越,栖于会稽又纵之。
始知壮士独无愧,鲁庄嵇绍何以为人为!
观音渡头天狗落,北关门外尘沙恶。
健儿披发走如风,女哭男啼撼城郭。
忆昔江南十五州,钱塘富庶称第一。
高门画戟拥雄藩,艳舞清歌乐终日。
割膻进酒皆俊郎,呵叱闲人气骄逸。
一朝奔迸各西东,玉斝金杯散蓬荜。
清都太微天听高,虎略龙韬缄石室。
长夜风吹血腥入,吴山浙河惨萧瑟。
城上阵云凝不飞,独客无声泪交溢。
蛟龙失云雨,或与虾蟹俦。
壮士偶穷困,寄食何足羞。
淮河之水东北流,母心直为王孙忧。
黄金无光剑失色,白日又落城西头。
请君置鱼竿,进此盘中脯。
丈夫性命未可轻,君独胡为在尘土。
咸阳王气如云驰,垄上亦有呼兵儿。
风尘满眼慎所之,但愿王孙无饥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