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节何来暮,讴歌遍草莱。
冰霜随地嚼,霖雨接天回。
泽雉依人雊,山花带郭开。
玺书旌异绩,不负佩刀才。
龙节何来暮,讴歌遍草莱。
冰霜随地嚼,霖雨接天回。
泽雉依人雊,山花带郭开。
玺书旌异绩,不负佩刀才。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吴养台明府的德政与才能。首句“龙节何来暮”,以“龙节”象征其身份尊贵,暗示其到来之晚,却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接着“讴歌遍草莱”,写出了民众对他的爱戴与颂扬,遍及乡野。以下几句“冰霜随地嚼,霖雨接天回”,运用自然景象,形象地表达了吴养台明府在治理地方时,无论严寒还是暴雨,都能妥善应对,展现出其卓越的治理能力。
“泽雉依人雊,山花带郭开”,通过动物与植物的生动描写,进一步渲染了吴养台明府带来的和谐与繁荣景象。雉鸡依人而鸣,山花随着城郭开放,这些细节描绘出了一幅生机勃勃、百姓安居乐业的画面。最后,“玺书旌异绩,不负佩刀才”,总结了吴养台明府的功绩得到了官方的认可与表彰,他不负所佩之刀(象征权力与责任)的才华,为地方做出了显著贡献。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吴养台明府德政与才能的赞美,展现了明代官吏在地方治理中的重要作用,以及他们对社会进步的积极贡献。
千骑东华玉辇来,钟山浑胜妙高台。
旌旗宝树重重入,楼阁香云一一开。
仙仗斋从三日幸,春官诏许五王陪。
近臣共说天颜喜,收得婆罗树子回。
田光一死今古难,荆轲入秦发冲冠。
仓黄当日绕柱走,踞坐笑语神犹完。
残忍惨刻贾人子,以信服物非齐桓。
奈何轻欲学曹沫,可怜易水千秋寒。
高渐离,臛其目。人击剑,我击筑。
报仇更比漆身苦,两人后先得死所。
血随易水流不止,荆高至今犹未死。
君不见鲍鱼之臭不可闻,戍卒一叫骊山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