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闻古天子,朝会张新乐。
金石无全声,宫商乱清浊。
东惊且悲叹,节变何烦数。
始知中国人,耽此亡纯朴。
尔为外方客,何为独能觉。
其音若或在,蹈海吾将学。
尝闻古天子,朝会张新乐。
金石无全声,宫商乱清浊。
东惊且悲叹,节变何烦数。
始知中国人,耽此亡纯朴。
尔为外方客,何为独能觉。
其音若或在,蹈海吾将学。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元结的作品,名为《系乐府十二首·颂东夷》。从内容来看,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天子的朝会音乐颁布与变迁的感慨,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纯朴本质的赞美和怀念。
"尝闻古天子,朝会张新乐。金石无全声,宫商乱清浊。" 这几句描绘了古代帝王在朝廷上举行的音乐盛会,以及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本纯净和谐的音乐变得杂乱无章。
"东惊且悲叹,节变何烦数。始知中国人,耽此亡纯朴。" 这些句子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变化的哀伤,以及对当时社会人们迷失在繁复礼仪中的批评与惋惜。
"尔为外方客,何为独能觉。其音若或在,蹈海吾将学。" 最后几句则转向了诗人对于外来游子依然能够感受到和学习到中国传统音乐的赞赏,以及自己也想要追随去学习这种可能已经消散在历史中的纯粹乐声。
整首诗通过对古代音乐的怀旧和批判现实,表达了诗人对于文化变迁的忧虑以及对传统美好的一种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