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系乐府十二首·其三颂东夷》
《系乐府十二首·其三颂东夷》全文
唐 / 元结   形式: 乐府曲辞  押[觉]韵

尝闻古天子,朝会张新乐。

金石无全声,宫商乱清浊。

东惊且悲叹,节变何烦数。

始知中国人,耽此亡纯朴。

尔为外方客,何为独能觉。

其音若或在,蹈海吾将学。

(0)
翻译
曾听说古代帝王,在朝会上演奏新颖的音乐。
管弦与钟鼓声不再和谐,音阶混淆不清。
东方的人们感到惊愕又悲伤,曲调节奏变化为何如此频繁。
这才明白中原的人们,沉迷于此失去了淳朴之心。
你作为外地来的客人,为何唯独能有所觉悟。
如果那纯正的音乐尚存,我将不惜一切去学习它,即使要跨越重洋。
注释
尝闻:曾经听说。
古天子:古代的帝王。
朝会:朝廷的集会。
张新乐:展示新的音乐。
金石:指乐器,金指钟、铃等金属乐器,石指磬等石制乐器。
无全声:声音不完整,无法和谐共鸣。
宫商:中国古代五声音阶中的第一、第二个音阶,泛指音乐。
乱清浊:清音和浊音混杂,失去清晰的音律。
东惊:东方的人们感到惊讶。
悲叹:悲伤叹息。
节变:音乐的节奏变化。
何烦数:为何如此繁复多变。
始知:才开始知道。
中国人:中原地区的人们。
耽此:沉溺于这种音乐。
亡纯朴:丧失了淳朴的本性。
尔:你。
外方客:外地来的宾客。
独能觉:唯独能够觉醒或察觉。
其音:那种音乐。
若或在:如果还存在。
蹈海:即使需要跨过大海,比喻不畏艰难。
吾将学:我也要去学习。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元结的作品,名为《系乐府十二首·颂东夷》。从内容来看,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天子的朝会音乐颁布与变迁的感慨,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纯朴本质的赞美和怀念。

"尝闻古天子,朝会张新乐。金石无全声,宫商乱清浊。" 这几句描绘了古代帝王在朝廷上举行的音乐盛会,以及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本纯净和谐的音乐变得杂乱无章。

"东惊且悲叹,节变何烦数。始知中国人,耽此亡纯朴。" 这些句子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变化的哀伤,以及对当时社会人们迷失在繁复礼仪中的批评与惋惜。

"尔为外方客,何为独能觉。其音若或在,蹈海吾将学。" 最后几句则转向了诗人对于外来游子依然能够感受到和学习到中国传统音乐的赞赏,以及自己也想要追随去学习这种可能已经消散在历史中的纯粹乐声。

整首诗通过对古代音乐的怀旧和批判现实,表达了诗人对于文化变迁的忧虑以及对传统美好的一种渴望。

作者介绍
元结

元结
朝代:唐   字:次山   号:漫叟   籍贯:河南鲁山   生辰:719~772年

元结(719-772年),字次山,号漫叟、聱叟、浪士、漫郎,唐代道家学者。原籍河南(今河南洛阳),后迁鲁山(今河南鲁山县),天宝六载(747)应举落第后,归隐商余山,道家思想对元结影响深远。天宝十二载进士及第。安禄山反,曾率族人避难猗玗洞(今湖北大冶境内),因号猗玗子。乾元二年(759),任山南东道节度使史翙幕参谋,招募义兵,抗击史思明叛军,保全十五城。
猜你喜欢

临平道赠同舟人

远山谁辨江南北,长路空随树浅深。

流荡飘飖此何极,唯应行客共知心。

(0)

送僧二首·其一

形神不灭论初成,爱马乘闲入帝京。

四十三年虚过了,方知僧里有唐生。

(0)

奉平淮夷雅表·其十一皇武命丞相度董师集大功也

淮夷既平,震是朔南。宜庙宜郊,以告德音。

归牛休马,丰稼于野。我武惟皇,永保无疆。

(0)

乐府杂曲.鼓吹铙歌曲十二篇·其三战武牢

战武牢,动河朔。逆之助,图掎角。怒鷇麛,抗乔岳。

翘萌牙,傲霜雹。王谋内定,申掌握。

铺施芟夷,二主缚。惮华戎,廓封略。命之瞢,卑以斮。

归有德,唯先觉。

(0)

贫客吟

?毯敝衣无处结,寸心耿耿如刀切。

今朝欲泣泉客珠,及到盘中却成血。

(0)

感遇词

一种貌如仙,人情要自偏。

罗敷有底好,最得使君怜。

(0)
诗词分类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诗人
张九龄 真德秀 纪昀 范浚 郝经 鲍溶 吴均 黎廷瑞 杨无咎 白朴 周伦 李益 李贽 刘永济 张居正 阮籍 罗邺 刘学箕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