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临平道赠同舟人》
《临平道赠同舟人》全文
唐 / 皇甫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远山谁辨江南北,长路空随树浅深。

流荡飘飖此何极,唯应行客共知心。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línpíngdàozèngtóngzhōurén
táng / huángrǎn

yuǎnshānshuíbiànjiāngnánběichángkōngsuíshùqiǎnshēn

liúdàngpiāoyáowéiyìngxínggòngzhīxīn

翻译
远方的山峦难以分辨是江南还是江北,
漫长的道路上只有树木的疏密在引导视线。
注释
远山:远处的山脉。
谁辨:谁能分辨。
江南北:江南和江北。
长路:长长的路。
空随:徒然跟随。
树浅深:树木的浓密或稀疏。
流荡飘飖:漂泊不定。
此何极:这无边无际。
唯应:只有。
行客:旅人。
共知心:能理解心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旅途中对远方山川的眺望与内心感受的画面。"远山谁辨江南北,长路空随树浅深"表达了诗人在漫长的旅途中,对远处山脉的迷茫和自己行进方向的不确定性,但却又顺其自然地随着路边的树木深浅变化而前行。这两句通过对景物的描写,传递出一种超越具体方位、沉浸于旅途意境的心情。

"流荡飘飖此何极,唯应行客共知心"则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展现。"流荡飘飖"形容心境的飘渺不定,而"此何极"则表达了这种感觉无法触及边界的无限延伸。在这里,诗人将这种复杂的情感体验归结为一种独特的旅途体验,只有同样在路上的行客才能深切理解。这两句通过对心境的抒写,展现了诗人对于旅途生活的一种深刻感悟。

整首诗通过景物描写和内心活动的交织,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自由自在的情怀。诗人似乎在告诉我们,无论身处何方,只要与同行者共鸣,即便是最远的山脉,也能成为彼此心灵的共同触点。

作者介绍
皇甫冉

皇甫冉
朝代:唐   字:茂政   籍贯:润州(今镇江)丹阳   生辰:公元717年

皇甫冉(约公元718年—约公元771年),字茂政,男,汉族文人。祖籍甘肃泾州,出生于润州丹阳(今江苏镇江)。天宝十五年进士。曾官无锡尉,大历初入河南节度使王缙幕,终左拾遗、右补阙。其诗清新飘逸,多飘泊之感。据《唐诗三百首新注》线装版记载:皇甫冉(716--769),字茂政,安定(今甘肃泾川北)人。曾祖时已移居丹阳。天宝进士,任无锡尉。大历初入河南节度使王缙幕。官中左拾遗,补阙。
猜你喜欢

台州郡治十二诗太守尤延之命赋·其六乐山堂

兹堂虽不华,三面受山色。

直东接溟海,云雾时振翮。

几年芜秽深,一日洞天折。

悠然舒啸中,自得仁所宅。

(0)

教授两为玉蕊花赋长韵富赡清新老病无以奉酬辄用杨史君韵为谢

广行行实称才华,如节鸾和驭宝车。

曾燕琼林天一幄,却吟玉蕊市三家。

大篇追补唐诗阙,盛事常流鲁頖誇。

别有冰姿延客住,白池剩种白莲花。

(0)

怀仙桥

晴雷昼夜激奔湍,涧草岩花亦耐寒。

刘阮茫茫空仰止,恐乘风月一鞭鸾。

(0)

白莲·其二

泰华仙根不染尘,一枝冷淡种尤真。

俗缘梦断承妃步,色相空来坐佛身。

净比禅心月上女,妆羞丽质水边人。

纻袍羽扇吟相对,笑杀思王赋洛神。

(0)

答黎教授·其二

共坐栏边日欲斜,更将金蕊泛流霞。

欲知却老延龄药,百草枯时始见花。

(0)

天柱峰

寻胜权舆自天姥,芒鞋踏遍春山雨。

要得山如磊落人,纷纷拳石何足数。

忽逢一柱插天寒,形貌最尊疑父祖。

群峰往往皆儿孙,环列膝前仍俯伛。

我忧穹昊欲撑柱,莫笑杞人心独苦。

伊谁有力能致之,大庇苍生使安堵。

(0)
诗词分类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诗人
舒元舆 焦循 刘定之 李从善 嵇璜 鲍令晖 李元度 裴秀 傅尧俞 孔绍安 王播 范泰 林外 何晏 陈沆 范传正 钦叔阳 刘孝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