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貌如仙,人情要自偏。
罗敷有底好,最得使君怜。
一种貌如仙,人情要自偏。
罗敷有底好,最得使君怜。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施肩吾的《感遇》中的片段,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独特感受和情感倾向。"一种貌如仙,人情要自偏"两句描绘了一种超凡脱俗的美丽景象,并指出人们的情感往往有所偏爱,这里的“偏”字用得甚妙,既表达了主观选择,也含蓄地透露出诗人对这种选择的理解和接受。接下来的"罗敷有底好,最得使君怜"则是具体描写美好的景物,可能是一种花卉或者布料等,用"罗敷"来形容其精致细腻,而"有底好"则突出了这种美好的深层次和持久性。最后的"最得使君怜"表达了诗人对这份美好的欣赏与感动,"怜"字在这里带有一种柔情与怜爱之意。
整体来看,这段诗语言优美,意境清新,不仅展现了诗人的审美观点,也传递了一种淡雅脱俗的情怀。
头如翔鸾月颊光,背如安舆凫臆方。
心知不载田舍郎,犹带开元天子红袍香。
韩干写时国无事,绿树阴低春昼长。
两髯执辔俨在傍,如瞻驰道黄屋张。
北风扬尘燕贼狂,厩中万马归范阳。
天子乘骡蜀山路,满川苜蓿为谁芳。
长安不可诣,何故会皋亭。
倦鸟非无翼,神龟弗自灵。
乾坤增感慨,身世付飘零。
回首西湖晓,雨馀山更青。
金陵风景好,豪士集新亭。
举目山河异,偏伤周顗情。
四坐楚囚悲,不忧社稷倾。
王公何慷慨,千载仰雄名。
黄昏独立佛堂前,满地槐花满树蝉。
大抵四时心总苦,就中肠断是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