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制司马公祠堂》
《制司马公祠堂》全文
元 / 黄溍   形式: 古风

朔风破沧溟,白浪无馀地。

可怜甘棠树,乃尔能蔽芾。

借问谁所遗,马公古能吏。

当年印累累,庶务剧于猬。

藏龟不待灼,骋骏无留辔。

偪仄兵马区,蔼然承平意。

晏安亦聊尔,国步方不易。

至尊久尝胆,壮士频裂眦。

煌煌青冥钺,可同牛刀试。

呜呼豪俊人,竟偃风云志。

致身岂云卑,生世已其季。

安知颍川守,遂非庙堂器。

严祠闭寂寥,古木合苍翠。

平生瓣香祝,毋乃儿女事。

如何百载下,能堕看碑泪。

永惟茂陵翁,苦心抱天艺。

力耘宜有收,黾勉观来裔。

渠渠桑梓恭,喋喋市井议。

庶哉瞻前修,树德毋自畏。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对一位古代官吏的崇敬与怀念,通过描述其在任期间的政绩和影响,以及后人对其祠堂的景仰,展现了深厚的历史情感与文化传承。

首句“朔风破沧溟,白浪无馀地”以壮阔的自然景象开篇,象征着这位官员在任时面对的艰难挑战与广阔的治理范围。接下来,“可怜甘棠树,乃尔能蔽芾”运用了“甘棠”这一典故,表达了对官员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赞美。

“借问谁所遗,马公古能吏”点明了祠堂纪念的对象是古代的一位能吏,即马公。接着,诗人详细描绘了马公在任时的勤勉与高效,如“当年印累累,庶务剧于猬”,形象地表现了他处理政务的繁忙与高效。

“藏龟不待灼,骋骏无留辔”则进一步赞扬了马公的决策能力和行动力,暗示他在处理政务时果断迅速,不拖泥带水。随后,“偪仄兵马区,蔼然承平意”描绘了在马公的治理下,即使在军事紧张的时期,也能保持安定和谐的局面。

“晏安亦聊尔,国步方不易”转折中透露出对国家局势的担忧,但紧接着“至尊久尝胆,壮士频裂眦”表达了对君主和勇士们在困难时期的坚韧与决心。最后,“煌煌青冥钺,可同牛刀试”以夸张的手法形容马公的才能,如同高悬的钺斧一般,不可轻易试用。

“呜呼豪俊人,竟偃风云志”表达了对马公未能实现更大抱负的遗憾,同时也对他的精神品质给予了高度评价。接下来,“致身岂云卑,生世已其季”强调了马公虽身处低微之职,但其贡献与影响深远。

“安知颍川守,遂非庙堂器”则通过对比,突出了马公不仅是一位地方官吏,更具备庙堂之才。最后,“严祠闭寂寥,古木合苍翠”描绘了祠堂的庄严与环境的静谧,表达了对马公的永恒怀念。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不仅赞颂了马公的功绩,也体现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以及对文化传承的重视。

作者介绍
黄溍

黄溍
朝代:元   字:晋卿   籍贯:婺州路义乌(今浙江义乌)   生辰:1277年11月27日—1357年10月18日

黄溍(1277年11月27日—1357年10月18日),字晋卿,一字文潜,婺州路义乌(今浙江义乌)人,元代著名史官、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文思敏捷,才华横溢,史识丰厚。一生著作颇丰,诗、词、文、赋及书法、绘画无所不精,与浦江的柳贯、临川的虞集、豫章的揭徯斯,被称为元代“儒林四杰”。他的门人宋濂、王袆、金涓、傅藻等皆有名于世。
猜你喜欢

洞仙歌.题横山草堂图

茅堂十笏,在晚山深处。门外萧萧水杨树。

界琅玕多少、一半云栖,留一半、人与燕儿同住。

侬家溪上屋,帘榭中间,也有青山乱无数。

溪水半通桥,著个蜻蜓,还容得、竹床茶具。

只可惜、秋风起芦花,把如此烟波、让伊鸥鹭。

(0)

双调风蝶令/南歌子.戏有赠

躲袖笼鸳钏,拖裙掩凤鞋。

盘云半臂趁身裁,日换时新银鍊、与金钗。

额发中年画,妍媸背面猜。

等闲结伴步香街,傲说苏州两字、笑人呆。

(0)

忆秦娥

繁华歇。繁华未了群芳接。群芳接。

红楼夜雨,绿窗明月。清明寒食中秋节。

池塘藕换东风雪。东风雪。梅花玉笛,拣花丝缬。

(0)

暗香.落梅

梦回寒怯。正雨馀小院,斜飞香雪。

一曲玉龙,吹晓霜,唤愁绝。

寂寞闲溪照影,空辜负、五更残月。

料倩女,袅袅离魂,昨夜返瑶阙。情切。向谁说。

记翠袖凭栏,那回同折。

冶游易歇,江北江南忍轻别。

肠断几声怨鹤,偏绝似、啼鹃凄咽。

怅后约、桥畔路,但看绿叶。

(0)

清平乐.湖上泛月

新凉似曲。酿就西湖绿。醉后尚堪斟百斛。

飞下一瓯寒玉。月华小驻桥东。萧萧几阵微风。

趁著采莲人去,不知身在秋中。

(0)

百尺楼.采莲词,戏用独木桥体

郎去采莲花,侬去收莲子。

莲子同心共一房,侬可如莲子。

侬去采莲花,郎去收莲子。

莲子同房各一心,郎莫如莲子。

(0)
诗词分类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诗人
南怀瑾 李根源 张其锽 李四光 陈布雷 任援道 陶博吾 顾学颉 陈迩冬 吴梅 仇亮 王冷斋 陈衡恪 邱清泉 陈柱 姜忠奎 吕志伊 田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