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堂十笏,在晚山深处。门外萧萧水杨树。
界琅玕多少、一半云栖,留一半、人与燕儿同住。
侬家溪上屋,帘榭中间,也有青山乱无数。
溪水半通桥,著个蜻蜓,还容得、竹床茶具。
只可惜、秋风起芦花,把如此烟波、让伊鸥鹭。
茅堂十笏,在晚山深处。门外萧萧水杨树。
界琅玕多少、一半云栖,留一半、人与燕儿同住。
侬家溪上屋,帘榭中间,也有青山乱无数。
溪水半通桥,著个蜻蜓,还容得、竹床茶具。
只可惜、秋风起芦花,把如此烟波、让伊鸥鹭。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山水画卷。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一座简朴的茅堂置于深山之中,周围环绕着潺潺流水和茂密的树木,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隐逸氛围。门外的水杨树与周围的琅玕相映成趣,云雾缭绕,仿佛是自然界的精灵,与燕子共同栖息在这片天地之间。
茅堂内,溪水与桥相连,蜻蜓轻舞,竹床与茶具点缀其间,构成一幅和谐的画面。秋天来临,芦花飘扬,虽是美景,却也暗示着季节的更迭,仿佛在邀请鸥鹭一同欣赏这如画的景色。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传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展现了清幽淡雅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