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净山气凉,溪浑夜来雨。
篮舆度疏翠,初日照平楚。
高林半长烟,好鸟时自语。
烦襟得萧散,似欲忘羁旅。
何当盗贼息,比屋丰禾黍。
逍遥丘壑间,鹿麋以为伍。
天净山气凉,溪浑夜来雨。
篮舆度疏翠,初日照平楚。
高林半长烟,好鸟时自语。
烦襟得萧散,似欲忘羁旅。
何当盗贼息,比屋丰禾黍。
逍遥丘壑间,鹿麋以为伍。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刘基在六月十八日从天章出发进城时所见的自然景色和内心感受。首句"天净山气凉",写出了天气的清新与凉爽,暗示了山区的宁静。"溪浑夜来雨"进一步点出雨后的景象,溪水因雨水而显得浑浊。
"篮舆度疏翠,初日照平楚",通过竹制的篮舆穿行于稀疏的绿色树林中,清晨的阳光洒在广袤的原野上,画面生动而富有动态感。"高林半长烟",描绘了高大的树木笼罩在轻烟之中,增添了神秘与静谧的氛围。
"好鸟时自语",以鸟儿的鸣叫衬托出环境的恬静,诗人的心情也随之变得轻松。"烦襟得萧散,似欲忘羁旅",表达出诗人暂时摆脱旅途疲惫,心境变得舒畅,似乎忘记了旅途的劳顿。
最后两句"何当盗贼息,比屋丰禾黍"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安宁、百姓安居乐业的期盼,希望能早日结束战乱,家家户户都能丰收五谷,过上悠闲自在的生活。"逍遥丘壑间,鹿麋以为伍"则表达了诗人向往归隐山林,与鹿麋为伴的理想生活。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色,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寄托,展现了元末明初文人对于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的忧虑。
黄君真可人,乡校久推许。
文词波涛翻,劲气金石沮。
危言奉大对,考官不敢取。
五十尉南邦,声名塞漳浦。
闾里喜过从,未听沧洲雨。
于何舍我去,游宦大江浒。
吾闻江西民,自昔号贫窭。
迩来公私匮,孰能明取与。
君今佐使长,贤明可进语。
地要连边淮,洞深要摩抚。
郑公有成规,士饱始禦侮。
同僚得乡彦,灯窗饫勤苦。
崇台共经纶,数郡足机杼。
竱心爱民力,西顾宽当宁。
行行谨勿迟,赤子方仰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