喧喧洛水滨,郁郁小平津。
路傍桃李节,陌上采桑春。
聚车看卫玠,连手望安仁。
复有能留客,莫愁娇态新。
喧喧洛水滨,郁郁小平津。
路傍桃李节,陌上采桑春。
聚车看卫玠,连手望安仁。
复有能留客,莫愁娇态新。
这首诗描绘了洛阳道上的繁华景象与生动的人情风貌。开篇“喧喧洛水滨,郁郁小平津”,以“喧喧”形容洛水边的热闹景象,“郁郁”则描绘出小平津的茂盛生机,两词相映成趣,展现出一幅充满活力的城市画卷。
接着,“路傍桃李节,陌上采桑春”两句,将视线转向道路两旁和田间地头,桃李花开正盛,春意盎然,采桑女忙碌的身影点缀其间,一派生机勃勃的田园风光跃然纸上。
“聚车看卫玠,连手望安仁”两句,巧妙地运用典故,通过描述人们聚集观看名士卫玠和安仁的场景,不仅展现了当时社会对名流的追捧,也暗示了洛阳作为文化中心的地位。
最后,“复有能留客,莫愁娇态新”两句,以“能留客”的主人形象收尾,表达了主人的热情好客,同时也暗含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期待,让人感受到一种温馨而愉悦的氛围。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洛阳道上的繁华与人情,既有自然景色的生动描绘,也有社会生活的鲜活展现,是一幅充满生活气息的画卷。
江南八月鸿雁飞,故人挟策游京师。
为郎作傅虽可期,老怀与尔宁分违。
忆昨同舟风雨夕,胥江委蛇严滩白。
紫阳之山千里隔,何曾笑我微官缚。
归来吴城刚半年,揽裙结佩仍周旋。
陈胶雷漆非偶然,拍肩笑语忘其颠。
秋风萧萧吹去舟,征衣蓐食还依刘。
芙蓉照波生远愁,欲别未别难为留。
玉堂金阙有耆旧,草诏紬书常在手。
乘时荐剡如转丸,兀兀兔园非所守,子之行兮良不苟。
朝挹东山云,暮看西山雨。
孤亭在中央,相对如宾主。
矫矫卧龙蟠,轩轩飞凤舞。
树影各参差,岚光互吞吐。
吁嗟吴越亡,于今已千古。
不悟抉目忠,讵知尝胆苦。
登临抚陈迹,凄凉与谁语。
白鸟烟中来,长歌下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