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先陇二邻僧还吴·其二》
《送先陇二邻僧还吴·其二》全文
元 / 虞集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东崦忆招提,幽寻日未西。

过山随虎迹,倚石待猿啼。

云外催归锡,松间觅旧题。

卜邻吾欲老,毋惜伴扶藜。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送别两位僧侣返回吴地的情景,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僧侣生活的向往。首句“东崦忆招提,幽寻日未西”中,“东崦”指的是东方的山岭,“招提”是梵语,意为僧舍或寺院,这里指僧侣们居住的地方。诗人回忆着在山岭中寻找寺院的景象,时间尚早,夕阳未落,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氛围。

接着,“过山随虎迹,倚石待猿啼”两句,生动地展现了诗人跟随山间野兽足迹穿行,直至在岩石旁静候猿猴啼叫的情景。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也暗示了诗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以及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云外催归锡,松间觅旧题”则转而描述僧侣们在云雾缭绕的高处催促归程,而在松树之间寻找他们曾经留下的痕迹。这既是对僧侣生活的一种写照,也是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体现了人与自然、过去与现在的交织。

最后,“卜邻吾欲老,毋惜伴扶藜”表达了诗人希望与僧侣成为邻居,一同度过晚年生活的愿望。这里的“卜邻”即选择邻居,暗含了对简单、平静生活的向往。“毋惜伴扶藜”则是说不介意与僧侣一起使用拐杖行走,形象地表现了对老年生活的期待和对僧侣生活方式的认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风光与僧侣生活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宁静、和谐生活的向往和对僧侣生活方式的钦佩,是一首富有哲思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作者介绍
虞集

虞集
朝代:元   字:伯生   号:道园   生辰:1272~1348

虞集(1272~1348)元代著名学者、诗人。字伯生,号道园,人称邵庵先生。少受家学,尝从吴澄游。成宗大德初,以荐授大都路儒学教授,李国子助教、博士。仁宗时,迁集贤修撰,除翰林待制。文宗即位,累除奎章阁侍书学士。领修《经世大典》,著有《道园学古录》、《道园遗稿》。虞集素负文名,与揭傒斯、柳贯、黄溍并称“元儒四家”;诗与揭傒斯、范梈、杨载齐名,人称“元诗四家”。 
猜你喜欢

归宗山籁一百四首·其一○二

山泽匪耽寂,云林自作师。

好随明月去,休被晚风吹。

乱石填阶砌,长松荫后篱。

一从深入后,垆火不曾离。

(0)

归宗山籁一百四首·其六十五

菊花开灿烂,溪水日潺湲。

不睹黄云暗,焉知白露繁。

稻粱迟社燕,茗碗对山村。

回首成衰迈,还应望石门。

(0)

归宗山籁一百四首·其五十八

群岫当轩入,寒泉到枕边。

何须更举足,只在此中眠。

睹影日中鸟,闻声梦里蝉。

萧条自岑寂,莫与懒人传。

(0)

归宗山籁一百四首·其二十二

行行自行行,性住步常轻。

一往知何事,周遭空复情。

鹤鸣还子和,鱼乐果谁明。

久矣忘渠我,何须辨浊清。

(0)

谁拟虚空相,所见是顽空。

钝置僧繇笔,徒劳造化功。

易开云里月,难系岭头风。

廓尔无知识,寥寥太古中。

(0)

忆方楼冈

之子颇好道,难忘是世心。

劝归江上稳,偏向楚中寻。

失路疑南北,乘风竟陆沉。

普施应有作,休负白头吟。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张君房 韦迢 令狐德棻 王炎午 白敏中 李燔 牛僧孺 许善心 崔玄亮 顾云鸿 赵匡胤 蔡温 于頔 李侗 鹿善继 陈道复 毕仲衍 裴光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