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归宗山籁一百四首·其五十八》
《归宗山籁一百四首·其五十八》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群岫当轩入,寒泉到枕边。

何须更举足,只在此中眠。

睹影日中鸟,闻声梦里蝉。

萧条自岑寂,莫与懒人传。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致远的画面,诗人身处归宗山中,感受着自然界的微妙变化。首句“群岫当轩入”,以群山映入眼帘,营造出一种深远的视觉效果,仿佛山峦直接与屋宇相连,展现出山川的雄伟壮丽。接着,“寒泉到枕边”一句,将视线从宏观转至微观,泉水潺潺流入,与诗人的枕头相接,营造出一种清凉、静谧的氛围。

“何须更举足,只在此中眠”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自然环境的喜爱和满足,暗示了他愿意在此地长久停留,享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宁静生活。这种对自然的亲近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古代文人追求的精神境界。

后两句“睹影日中鸟,闻声梦里蝉”,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自然与心灵的交融。诗人通过观察日中的飞鸟之影,倾听梦中蝉鸣之声,将自然界的景象与内心的感受紧密相连,表现出他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内心的宁静平和。

“萧条自岑寂,莫与懒人传”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状态的珍惜和对世俗喧嚣的疏离。他选择在这样的环境中独处,享受着与世隔绝的宁静,不愿与那些追求功名利禄的“懒人”分享这份宁静,强调了他对精神自由和内心平静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明代僧人释函是在自然中寻找精神寄托和心灵慰藉的生活态度,以及对宁静、和谐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忆秦娥·其三题美人梳头画障

开镜匣。日射胭脂颊。滑滑。苏合油滤垂地发。

金钗斜溜耳珠戛。宝髻须花压。恰恰。

簪上一枝长十八。

(0)

罥马索

剔红药,雕础苔花晕深碧。

空廊暗雨,古墙落粉阴虫泣。

寒袍绽纸,冷笛遗钿,一夜玉鹅红冰积。

料小楼也被西风,打入绡窗润琴漆。寥寂。

井桐悽语,燕泥轻坠,楚簟微澜荡秋魄。

恰似吴船闻雁,梦中烟水枫桥驿。

残更倦枕,搅碎风铃,官马萧萧嘶寒枥。

又晓来断云,零落野戍,凄凉泪金狄。

(0)

浪淘沙.和兰当词人来韵

复袖熨香痕。浅酒金樽。罗衾不似向时温。

炙暖银釭閒抱影,楼上黄昏。回首望吴云。

江雁呼群。春朝一雨断人魂。

旧日桐花今又发,碧树当门。

(0)

朝中措.国庆夕从病院楼上望广场烟火作

威棱四惮气逾振,建国十三春。

丈室何妨示疾,高歌依旧如神。

纤云尽扫,华灯夺彩,火焰翻新。

幻出半空花树,飞来匝地星辰。

(0)

踏莎行

远讯谁传,寒冬欲暮。窗阴一线愁难度。

玉筝情语剩哀弦,铜炉心字销残缕。

丹橘盈筐,黄蕉荐俎。海天亦有相思处。

望乡人在最高楼,千山不尽蒙茏雨。

(0)

且坐令.宛在轩与柳溪同作

清兴足。坐倚亭轩曲。晚风起处。茶烟绿。

隐隐笙歌逐。未远嚣尘,还依水槛,翛然极目。

休念想、故家乔木。都来是、梦中鹿。閒挥谭麈。

霏珠玉。驻夕景、犹嫌促。几回临别丁宁嘱。

道何时重续。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许月卿 孟洋 赵汝燧 董俞 陶弼 梁兰 方千里 刘跂 释行海 王阮 释月涧 李道纯 邹祗谟 王灼 周弼 施枢 夏原吉 黄镇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