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忆秦娥·其三题美人梳头画障》
《忆秦娥·其三题美人梳头画障》全文
清 / 樊增祥   形式: 词

开镜匣。日射胭脂颊。滑滑。苏合油滤垂地发。

金钗斜溜耳珠戛。宝髻须花压。恰恰。

簪上一枝长十八。

(0)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精致的美人梳妆图。"开镜匣"一句,暗示了女子正在精心准备,镜子打开,阳光映照在她红润的脸颊上,透出胭脂的娇艳。"滑滑"两字,可能是形容发丝顺滑,或是形容女子动作轻盈。"苏合油滤垂地发"描绘了她的秀发如瀑布般倾泻,经过苏合油的滋养,显得格外亮丽。

接着,"金钗斜溜耳珠戛"细致入微地刻画了她佩戴的首饰,金钗轻轻滑过耳珠,发出轻微的声响,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宝髻须花压"描绘了她精心编扎的发髻,花朵装饰得恰到好处,既显华贵又不失雅致。"恰恰"二字,或许是对这种和谐美感的赞叹。

最后,"簪上一枝长十八"点明了美人头上簪子的独特之处,那是一枝长达十八寸的精美饰品,不仅增添了视觉冲击力,也象征着女子的高贵和娴雅。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美人梳妆的场景,传达出一种静谧而奢华的氛围,以及对美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樊增祥作为清末近现代初的词人,他的词作往往情感深沉,而这首《忆秦娥》则以其婉约细腻见长。

作者介绍
樊增祥

樊增祥
朝代:清

樊增祥(1846—1931)清代官员、文学家。原名樊嘉、又名樊增,字嘉父,别字樊山,号云门,晚号天琴老人,湖北省恩施市六角亭西正街梓潼巷人。光绪进士,历任渭南知县、陕西布政使、护理两江总督。辛亥革命爆发,避居沪上。袁世凯执政时,官参政院参政。
猜你喜欢

虞美人·其十八中秋对月

秋阴团扇如人老。渐近中秋好。新凉还忆小楼边。

自在一窗明月、傍人眠。多情谁到星河晓。

只道圆时少。他年几处与君看。

长是成愁成恨、不成欢。

(0)

祝英台近·其一水后

昨朝晴,今朝雨。渺莽遽如许。

厌听儿童,总是涨江语。

是谁力挽天河,误他仙客,并失却、乘槎来路。

断肠苦。剪烛深夜巴山,酒醒听如故。

勃窣荷衣,堕泪少乾土。

从初错铸鸱夷,不如归去,到今此、欲归何处。

(0)

金缕曲·其六寿陈静山

昨醉君家酒。从今十万八千场,未疏老友。

人道水仙标格俊,不许梅花殿后。

但赢得、一年年瘦。

迤逦聚星楼上雪,待天风、浩荡重携手。

酌君酒,献君寿。年前春入燕台柳。

看联翩、四辈金鞭,长楸承受。

岂有中朝瓯覆久,更落闽山海口。

端自有、玉堂金斗。

我喜明年申又酉,但乞浆、所得皆醇酎。

拚醉里,送行昼。

(0)

法驾导引·其二寿治中

棠阴日,棠阴日,清美近花朝。

共喜治中持福笔,春当霄汉布宽条。兰蕙雪初销。

和气满,和气满,生意到渔樵。

清彻已倾螺子水,黑头宜著侍中貂。天马拟归朝。

(0)

法驾导引·其一寿吴蒙庵

金茎露,金茎露,绝胜九霞觞。

挼碎菊花如玉屑,满盘和月咽风香。不老是丹方。

六十七,六十七,七岁见端平。

记得是秋除目好,近年大路到南京。楚制起诸生。

(0)

水调歌头·其十九和马观复石头渡寄韵

明月隔千里,风动帐纹开。

故人锦字如梦,梦转雁初来。

倚遍西山朝爽,行过石头旧渡,久别忽经怀。

不得与之语,日夕独持杯。调绿水,歌白雪,有心哉。

也知尻高啄俯,无计脱尘埃。

狗尾貂蝉满座,贝带鵔鸃弄粉,一舆一臣台。

岁晚不如愿,谁更忿灰堆。

(0)
诗词分类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诗人
宋齐丘 刘将孙 廖融 尤棐 李林甫 陈澧 鲍桂星 灵澈 孙觉 潘之恒 李光地 崔遵度 丰稷 司马相如 李显 包融 花蕊夫人 杜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