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茎露,金茎露,绝胜九霞觞。
挼碎菊花如玉屑,满盘和月咽风香。不老是丹方。
六十七,六十七,七岁见端平。
记得是秋除目好,近年大路到南京。楚制起诸生。
金茎露,金茎露,绝胜九霞觞。
挼碎菊花如玉屑,满盘和月咽风香。不老是丹方。
六十七,六十七,七岁见端平。
记得是秋除目好,近年大路到南京。楚制起诸生。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文学家刘辰翁所作,名为《法驾导引(其一)寿吴蒙庵》。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朋友寿吴蒙庵深厚的情谊,以及对于友情和美酒的赞美。
"金茎露,金茎露,绝胜九霞觞" 这几句描绘了一种上佳美酒,其质量远超寻常之酒。这里的“金茎露”指的是一种高级的美酒,而“九霞觞”则是传说中的仙酒,用来比喻极品美酒。
"挼碎菊花如玉屑,满盘和月咽风香" 这两句形象地描绘了在赏月时,将菊花撕碎后与美酒混合而饮的画面。菊花被比喻为“玉屑”,增添了一份清新脱俗的意境。
"不老是丹方" 这句话则暗示这杯美酒如同长生不老的仙丹,象征着永恒和青春。
"六十七,六十七,七岁见端平" 这几句提到了寿吴蒙庵六十七岁时依然精神矍铄,身体健康,甚至在七岁时就显露出与众不同的端正之气。
"记得是秋除目好,近年大路到南京"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往昔美好的回忆,以及对朋友如今生活的关心。这里的“秋除”可能指的是岁末的打扫和整理,而“目好”则表示景色宜人;“近年大路到南京”则是说现在的大道通往南京,意味着交通发达,联络方便。
"楚制起诸生" 这句中的“楚制”可能指的是一种特定的礼仪或制度,而“诸生”则泛指学子或后辈。这句话的含义较为深奥,可能是在提醒或者期待着某种传统的继承和发扬。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对美酒、友情以及自然之美的赞美,也透露出了对于朋友寿吴蒙庵的深厚情谊和高寿祝福。
毕生穷六经,垂成未及用。
知名仅里廛,益滋吾道痛。
积痗恐伤性,饮酒托驰纵。
频以未了志,太息语群从。
西风一夜寒,乌巢有霜冻。
元灯不续心,残炷堕如梦。
讣及贱子闻,迟疑未敢恫。
分明讲易堂,柈杅昨犹共。
遗孤瘦可怜,衣垢衽皆缝。
依依寡母怀,索饵但知弄。
房隅旧箧书,破碎与尘葑。
缕然心血存,谁来职釐综?
庭梧百尺凋,上有乱云瞢。
下有残蟪声,凄宵语苔空。
临台置酒,脱我宝刀。孤隼下睨,白云天高。
天高野平,故人千里。华灯夕堂,芳宴未已。
春棠媚鄂,回风引之。峨削翠,绕以清漪。
狐兔悲泣,冠飘盖零。公子东去,剑气夜青。
野田有雀,其鸣啁嘈。苞凤振采,琅玕九霄。
禾黍其槁,天降民饥。空城多杞棘,日莫将安依?
天苏民饥,沛尔以甘雨。
顾彼野田,黄雀啁嘈自相语。鹰食之,毛骨吐我。
珠网罗之,雕笼或护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