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隔千里,风动帐纹开。
故人锦字如梦,梦转雁初来。
倚遍西山朝爽,行过石头旧渡,久别忽经怀。
不得与之语,日夕独持杯。调绿水,歌白雪,有心哉。
也知尻高啄俯,无计脱尘埃。
狗尾貂蝉满座,贝带鵔鸃弄粉,一舆一臣台。
岁晚不如愿,谁更忿灰堆。
明月隔千里,风动帐纹开。
故人锦字如梦,梦转雁初来。
倚遍西山朝爽,行过石头旧渡,久别忽经怀。
不得与之语,日夕独持杯。调绿水,歌白雪,有心哉。
也知尻高啄俯,无计脱尘埃。
狗尾貂蝉满座,贝带鵔鸃弄粉,一舆一臣台。
岁晚不如愿,谁更忿灰堆。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文学家刘辰翁所作,名为《水调歌头(其十九)和马观复石头渡寄韵》。诗人在此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抒发了对故人的思念以及自己无法摆脱尘世的无奈。
"明月隔千里,风动帐纹开" 二句,以清澈的明月为背景,营造出一种超越时空的意境。"风动帐纹开"则透露出诗人夜晚独处的情景,这里的“帐”指的是床上的遮挡物,可能是帐幕或被褥,因风吹动而微微掀起,给人一种孤寂之感。
"故人锦字如梦,梦转雁初来" 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故人的思念。这里的“锦字”指的是书信中的美好言辞,如同珍贵的锦缎,但这书信又如同梦境般虚幻不真实。而“梦转雁初来”则是说即便是在梦中与故人相会,也是由北方的大雁带来的信息,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消息的渴望。
"倚遍西山朝爽,行过石头旧渡" 两句,通过诗人的身体行动,描绘了一种闲适自得的情态。"倚遍西山"显示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享受,而"行过石头旧渡"则是具体的地理环境描述,石头渡可能是一处熟悉的地方,这里的“旧”字增添了几分怀旧之情。
"久别忽经怀。不得与之语,日夕独持杯" 表达了诗人长时间的离别和内心的孤独。“不得与之语”说明了即便想与故人交流,也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只能“日夕独持杯”,在每个黄昏时分,独自一人举杯。
接下来的"调绿水,歌白雪,有心哉。也知尻高啄俯,无计脱尘埃" 四句,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展现。“调绿水”和“歌白雪”可能是指诗人在自然中寻找精神寄托,但即便如此,也只能是暂时的逃避,无法真正摆脱世俗烦恼。
最后,“狗尾貂蝉满座,贝带鵔鸃弄粉,一舆一臣台。岁晚不如愿,谁更忿灰堆” 描述了诗人所处的现实环境,是一种对比的手法。"狗尾貂蝉满座"等物质享受与前文中的自然意境形成鲜明对照,但这些都不能让诗人的内心得到满足,反而在岁末之时,更感到无奈和不如愿。
综上所述,这首诗是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物、个人情感以及对比现实与理想,抒发了自己对于故人的思念、对自然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生活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