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水调歌头·其十九和马观复石头渡寄韵》
《水调歌头·其十九和马观复石头渡寄韵》全文
宋 / 刘辰翁   形式: 词  词牌: 水调歌头

明月隔千里,风动帐纹开。

故人锦字如梦,梦转雁初来。

倚遍西山朝爽,行过石头旧渡,久别忽经怀。

不得与之语,日夕独持杯。调绿水,歌白雪,有心哉。

也知尻高啄俯,无计脱尘埃。

狗尾貂蝉满座,贝带鵔鸃弄粉,一舆一臣台。

岁晚不如愿,谁更忿灰堆。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文学家刘辰翁所作,名为《水调歌头(其十九)和马观复石头渡寄韵》。诗人在此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抒发了对故人的思念以及自己无法摆脱尘世的无奈。

"明月隔千里,风动帐纹开" 二句,以清澈的明月为背景,营造出一种超越时空的意境。"风动帐纹开"则透露出诗人夜晚独处的情景,这里的“帐”指的是床上的遮挡物,可能是帐幕或被褥,因风吹动而微微掀起,给人一种孤寂之感。

"故人锦字如梦,梦转雁初来" 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故人的思念。这里的“锦字”指的是书信中的美好言辞,如同珍贵的锦缎,但这书信又如同梦境般虚幻不真实。而“梦转雁初来”则是说即便是在梦中与故人相会,也是由北方的大雁带来的信息,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消息的渴望。

"倚遍西山朝爽,行过石头旧渡" 两句,通过诗人的身体行动,描绘了一种闲适自得的情态。"倚遍西山"显示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享受,而"行过石头旧渡"则是具体的地理环境描述,石头渡可能是一处熟悉的地方,这里的“旧”字增添了几分怀旧之情。

"久别忽经怀。不得与之语,日夕独持杯" 表达了诗人长时间的离别和内心的孤独。“不得与之语”说明了即便想与故人交流,也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只能“日夕独持杯”,在每个黄昏时分,独自一人举杯。

接下来的"调绿水,歌白雪,有心哉。也知尻高啄俯,无计脱尘埃" 四句,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展现。“调绿水”和“歌白雪”可能是指诗人在自然中寻找精神寄托,但即便如此,也只能是暂时的逃避,无法真正摆脱世俗烦恼。

最后,“狗尾貂蝉满座,贝带鵔鸃弄粉,一舆一臣台。岁晚不如愿,谁更忿灰堆” 描述了诗人所处的现实环境,是一种对比的手法。"狗尾貂蝉满座"等物质享受与前文中的自然意境形成鲜明对照,但这些都不能让诗人的内心得到满足,反而在岁末之时,更感到无奈和不如愿。

综上所述,这首诗是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物、个人情感以及对比现实与理想,抒发了自己对于故人的思念、对自然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生活的无奈。

作者介绍
刘辰翁

刘辰翁
朝代:宋   字:会孟   籍贯: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   生辰:1233.2.4—1297.2.12

刘辰翁(1233.2.4—1297.2.12),字会孟,别号须溪。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人。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词人。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他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风格取法苏辛而又自成一体,豪放沉郁而不求藻饰,真挚动人,力透纸背。作词数量位居宋朝第三,仅次于辛弃疾、苏轼。代表作品《兰陵王·丙子送春》《永遇乐·璧月初晴》等。
猜你喜欢

卧病省署同邹继甫作八首·其二

隐吏非慵吏,官庐当草庐。

莺声流枕席,竹影泛巾裾。

竟日幽忧病,经年拥肿居。

欲寻芳杜去,未敢即题书。

(0)

西湖邂逅山阴俞不仝连日欢饮席上口占·其三

百年节序喜清明,不负花时有几人。

杂板新腔歌百遍,深杯腊酒饮千巡。

(0)

为子与题画

郭外湖山似画中,枫林策策叶将红。

亦知病骨因秋瘦,不碍湖山月与风。

(0)

寄答吴巽之兼讯沙宛在张冷然二女郎·其一

湖头风雨夜回船,细语如丝水拍天。

不信别来春又暮,花期酒约两茫然。

(0)

雨中看梅西碛即事·其三

虎山桥边急雨横,虎山桥外春湖平。

两度梅花一宵月,每将清景忆平生。

(0)

题画·其一

木落秋气多,风高水痕捲。

人径疑有无,山容自深浅。

(0)
诗词分类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诗人
伍乔 窦光鼐 桓温 薛莹 虞羲 雍裕之 冯班 綦毋潜 周亮工 易祓 李贤 李文田 侯方域 蓝鼎元 江为 郑畋 赵昀 梁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