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明如昼,料峭黄花寒越瘦。
小立阑干,满砌花阴翠袖单。
当年刘阮,重访天台人已远。
怪道而今,眼底心头剩月明。
月明如昼,料峭黄花寒越瘦。
小立阑干,满砌花阴翠袖单。
当年刘阮,重访天台人已远。
怪道而今,眼底心头剩月明。
这首明代孟淑卿的《减字木兰花》描绘了一幅秋夜月色下的清冷景象。"月明如昼"四字,以明亮的月光映照夜空,营造出皎洁明亮的氛围,仿佛白昼重现,但又带着一丝寒意,暗示季节已是深秋。"料峭黄花寒越瘦"一句,通过"料峭"形容秋风的凉意,"黄花"象征着菊花,"瘦"字则写出菊花在寒风中凋零的憔悴形态,暗寓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落寞。
接下来的"小立阑干,满砌花阴翠袖单"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词人独自站立在栏杆边,满地花影斑驳,只有她一人,衣衫单薄,翠袖飘摇,显得更加孤独。这里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环境之中。
最后两句"当年刘阮,重访天台人已远"引用了典故,刘阮是传说中的仙人,此处借指过去的美好时光或理想中的伴侣,已经远去不再。"怪道而今,眼底心头剩月明"表达了词人对过去美好记忆的怀念,以及现实中只剩下眼前月色的无奈和失落。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月色、秋花和自身形象的描绘,展现了词人对往昔的追忆和当下的孤寂,语言简洁,意境深远。
石龙矶畔多芳草,游子忆家春已老。
水北杨花扑地飞,旁人漫道飞花好。
爱子不忍别,送子到水濆。
青天孤影飞黄鹄,落日长风吹断云。
朝发铜塘津,暮宿青泥渡。
帆过孝通祠,渐是西昌路。
金鱼洲远树青青,三顾浮烟生杳冥。
石扶坏道通高阁,水齧危沙见古城。
君家正在何方住,独有园庐俯江渚。
昨夜深闺梦远人,相思定倚樱桃树。
人间万事,识破真归笑。
恩爱与尘情,譬无常、般般是了。
浮沤幻体,生灭几时休,忘世梦,去贪争,达道真明晓。
微光觉照,应变通深妙。
命住性通天,有自然、无穷降耀。
阳纯阴尽,蜕壳免沉沦,游阆苑,玩瑶池,玉帝金书诏。
倦区区游宦,便回棹、谢山阴。
算谁似君侯,莼鲈有味,富贵无心。
匆匆又移玉节,恨相思、何处更相寻。
渭北春天树边,江东日暮云深。岸花樯燕动悲吟。
把酒惜分襟。问玉井莲开,三峰绝顶,谁共登临。
长安故人好在,忆元龙、名重古犹今。
说与英雄湖海,应怜枯槁山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