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袖轻揎,玉笋挽秋千。画板高悬,仙子坠云轩。
额残了翡翠钿,髻松了柳叶偏。
花径边,笑捻春罗扇。玉腕鸣黄金钏。
红袖轻揎,玉笋挽秋千。画板高悬,仙子坠云轩。
额残了翡翠钿,髻松了柳叶偏。
花径边,笑捻春罗扇。玉腕鸣黄金钏。
这首元曲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闺中嬉戏图景。"红袖轻揎"写女子轻盈地挽起衣袖,"玉笋挽秋千"则形象地展现了她纤细的手腕在秋千上灵动的姿态。"画板高悬"暗示了周围的环境可能带有艺术气息,而"仙子坠云轩"则赋予了女子飘逸出尘的仙姿。
"额残了翡翠钿,髻松了柳叶偏"细致描绘了女子发饰的精致与略显慵懒的状态,翡翠钿的脱落和柳叶般的发髻微乱,增添了人物的娇俏与活泼。"花径边,笑捻春罗扇"进一步描绘了她在花丛中的欢愉,轻轻摇动着春罗扇,透出少女的青春活力。
最后的"玉腕鸣黄金钏"以金钏的撞击声作为结尾,不仅增添了富贵的气息,也衬托出女子手腕的白皙和动作的优雅。整体来看,这是一首细腻描绘闺中女子闲适生活情趣的佳作,展现了元曲语言的生动和韵律之美。
已矣何须说。笑乐安、彦升儿子,寒天衣葛。
百结千丝穿已破,磨尽炎风腊雪。
看种种、是余之发。
半世琵琶知者少,枉教人、斜抱胸前月。
羞再挟,王门瑟。黄皮裤褶军装别。
出萧关、边笳夜起,黄云四合。
直向李陵台畔望,多少如霜战骨。
陇头水、助人愁绝。
此意尽豪那易遂,学龙吟、屈煞床头铁。
风正吼,烛花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