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试登山屐,因閒见野僧。
谈禅还静憩,望远得虚凭。
分韵吟心适,归来醉梦腾。
酒醒深夜起,推枕只寒灯。
小试登山屐,因閒见野僧。
谈禅还静憩,望远得虚凭。
分韵吟心适,归来醉梦腾。
酒醒深夜起,推枕只寒灯。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一次偶然登山访僧的经历,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与僧人交谈、望远、分韵吟诗直至夜深酒醒的完整过程。诗中充满了宁静与超脱的氛围。
首句“小试登山屐”,点明了诗人轻装简行,准备登山的场景。接着“因閒见野僧”一句,引出偶遇山间隐士的情节,为后续的对话和活动埋下伏笔。
“谈禅还静憩,望远得虚凭”两句,生动地描绘了与僧人交谈禅理的场景,以及在远处眺望时心灵得到的宁静与空灵。这里不仅体现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更蕴含了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与感悟。
“分韵吟心适,归来醉梦腾”则展示了诗人与僧人共同创作诗歌的过程,通过分韵吟诵,心灵得到了满足与愉悦。而“归来醉梦腾”一句,巧妙地将现实与梦境相融合,暗示了这次经历给诗人带来的深刻影响和内心的激荡。
最后,“酒醒深夜起,推枕只寒灯”描绘了诗人酒后夜深独自醒来的情景,周围只有孤灯相伴。这一画面既显得孤独又充满诗意,反映了诗人对自我、对自然、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登山访僧、与僧人交流、创作诗歌等细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禅学的追求、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充满了哲思与美感。
不揽范滂辔,从挥祖逖鞭。
名山留大业,吾学慕前贤。
白发争先后,新诗记岁年。
所伤时屡易,江海意空悬。
君不见辽东东北数千里,连峰叠嶂烟云紫。
中产苜蓿丰且肥,春夏青葱冬不死。
夷王牧马任胡儿,毛色缤纷散锦绮。
填沟委壑自为群,牝牡骊黄难数纪。
扬蹄翘尾嬉天和,雪落冰飞朔风起。
朔风萧萧胡地寒,草枯木槁徒荒原。
饥兽纷驰肆攫猎,虓虎震吼声摇山。
万马詟伏缩如猬,凶挐猛噬充贪残。
群兽因之尽馀肉,岂解驽骏分憎怜。
九方皋徐无鬼相,马真能入骨髓此。
中岂无超群绝足,材埋没荒原杂泥。
滓纵教履尾幸全生,谁解惊奇献燕市。
吾闻道逢老骥脱盐车,仰天嘶沫感知己。
世间伯乐不长生,龙媒困顿应如此。
世久厌真率,所遇宁不违。
相逢一握手,相聚情依依。
日夕商微言,襟期豁以披。
归怀迫至性,别我天之涯。
离情结春草,千里遥相随。
契阔非云久,胡为歧路悲。
索处寡良俦,惓惓不能辞。
西山有游约,莫负秋风时。
行路难何如,中途雨不止。
欹侧车毂胶,马卧鞭弗起。
虎豹下崇冈,鸺鹠鸣荆杞。
惆怅日将颓,相顾颡流泚。
遣力觅耕牛,助挽出泥滓。
急遽赴荒村,情词彼已揣。
慢颜捋髭须,居奇横无比。
出险复罹险,日行不数里。
前路正迢遥,囊橐空如洗。
阴云晚复浓,中夜愁欲死。
吁嗟行路难,行路难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