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矣何须说。笑乐安、彦升儿子,寒天衣葛。
百结千丝穿已破,磨尽炎风腊雪。
看种种、是余之发。
半世琵琶知者少,枉教人、斜抱胸前月。
羞再挟,王门瑟。黄皮裤褶军装别。
出萧关、边笳夜起,黄云四合。
直向李陵台畔望,多少如霜战骨。
陇头水、助人愁绝。
此意尽豪那易遂,学龙吟、屈煞床头铁。
风正吼,烛花裂。
已矣何须说。笑乐安、彦升儿子,寒天衣葛。
百结千丝穿已破,磨尽炎风腊雪。
看种种、是余之发。
半世琵琶知者少,枉教人、斜抱胸前月。
羞再挟,王门瑟。黄皮裤褶军装别。
出萧关、边笳夜起,黄云四合。
直向李陵台畔望,多少如霜战骨。
陇头水、助人愁绝。
此意尽豪那易遂,学龙吟、屈煞床头铁。
风正吼,烛花裂。
这首词以深沉的情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词人冬夜不寐时的内心世界。开篇"已矣何须说",表达了一种无奈和自嘲,仿佛在说过去的不如意无需多言。接下来,词人提到彦升的儿子,寒天里穿着单薄的葛衣,形象地刻画了生活的艰辛和自身的落魄。
"百结千丝穿已破,磨尽炎风腊雪",通过衣物的破旧和天气的严寒,进一步渲染了词人的困苦。"看种种、是余之发",借白发之多,暗示岁月流逝和人生的沧桑。词人感叹自己半生如同琵琶般鲜为人知,只能独自怀抱忧愁,甚至羞于提及过去的荣华。
下片转而描述军旅生涯,"黄皮裤褶军装别",形象地描绘了边关的艰苦环境。夜晚的边笳声和黄云四合,增添了凄凉气氛。词人遥望李陵台,感叹战骨如霜,表达了对战争残酷和生死离别的感慨。
"此意尽豪那易遂",词人抒发壮志难酬的无奈,试图模仿龙吟,却发现自己连床头的铁都无法轻易激发出豪情。最后以"风正吼,烛花裂"作结,以自然景象象征内心的激荡与挣扎,整个词情感深沉,意境悲壮。
出山复入山,流泉递迎送。
暝入黄叶深,湿分白云重。
棘荆攒径危,侧身抱深恐。
春花自芳妍,春鸟自鸣哢。
悠悠徒旅间,何由免寒冻。
老亲嗟我勤,叹息中肠痛。
肩赪只自怜,囊罄当谁控?
学剑惜已迟,读书亦何用。
国步政艰危,高官选才勇。
李君旧知己,风格郁清耸。
光怪匣中龙,文采云间凤。
庭帏寿且康,甘旨日相奉。
避地虽云同,乐事谁能共。
知君怀远略,临机不妄动。
战争奈未已,发策必奇中。
何当展才力,青云纵飞鞚。
我行甫三日,所历不绝山。
隔溪见崔嵬,地险心自安。
五里逢一洿,十里辄一湾。
篙师欲一上,若挽百弩艰。
有如嗜名士,分寸劳跻扳。
常恐一失势,陨此千丈湍。
览此已长喟,所见恨心酸。
驿骑转山腰,客舟溯危滩。
意兴各有适,风霜共抟颜。
去年梗蛮獠,炎尘塞闽关。
羽书日夜下,已见剔巨奸。
会将铲叠嶂,免使行路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