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稳桐溪上,时危久索居。
蚁穿庭下穴,蜗篆璧间书。
野水临秋迥,山窗映月虚。
十年戎马乱,归计定何如?
安稳桐溪上,时危久索居。
蚁穿庭下穴,蜗篆璧间书。
野水临秋迥,山窗映月虚。
十年戎马乱,归计定何如?
这首明代诗人刘养晦的《野馆》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沉的画面。首句“安稳桐溪上”,点出诗人身处桐溪边的僻静馆舍,生活看似平静。然而,“时危久索居”一句揭示了背景,暗示了时局动荡不安,诗人长久以来过着隐居的生活。
接下来的两句“蚁穿庭下穴,蜗篆璧间书”,通过蚂蚁在庭下忙碌打洞和蜗牛在墙壁上缓慢爬行的细节,寓言般地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静谧,以及对世事变迁的淡然态度。
“野水临秋迥,山窗映月虚”进一步描绘了自然景色,秋水开阔,山窗映照着明亮的月光,营造出一种空旷而寂寥的意境。这反映了诗人对远离尘嚣、超脱现实的向往。
最后两句“十年戎马乱,归计定何如?”直抒胸臆,诗人回顾了十年战乱岁月,表达了对家乡和安宁生活的深深怀念,以及对未来归乡计划的犹豫和期待。整首诗以景寓情,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复杂与矛盾。
宋人不辨玉,鲁贱东家丘。
我笑薛夫子,胡为两地游。
黄金消众口,白璧竟难投。
梧桐生蒺藜,绿竹乏佳实。
凤凰宿谁家,遂与群鸡匹。
田家养老马,穷士归其门。
蛾眉笑躄者,宾客去平原。
却斩美人首,三千还骏奔。
毛公一挺剑,楚赵两相存。
孟尝习狡兔,三窟赖冯谖。
信陵夺兵符,为用侯生言。
春申一何愚,刎首为李园。
贤哉四公子,抚掌黄泉里。
借问笑何人,笑人不好士。
尔去且勿諠,桃李竟何言。
沙丘无漂母,谁肯饭王孙。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狗赌梨栗。
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
淮阴市井笑韩信,汉朝公卿忌贾生。
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拥彗折腰无嫌猜。
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
昭王白骨萦蔓草,谁人更扫黄金台。
行路难,归去来。
崖巘万寻悬,居高敞御筵。
行戈疑驻日,步辇若登天。
城阙雾中近,关河云外连。
谬陪登岱驾,欣奉济汾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