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罗与敬归西昌》
《送罗与敬归西昌》全文
元 / 刘永之   形式: 古风

石龙矶畔多芳草,游子忆家春已老。

水北杨花扑地飞,旁人漫道飞花好。

爱子不忍别,送子到水濆。

青天孤影飞黄鹄,落日长风吹断云。

朝发铜塘津,暮宿青泥渡。

帆过孝通祠,渐是西昌路。

金鱼洲远树青青,三顾浮烟生杳冥。

石扶坏道通高阁,水齧危沙见古城。

君家正在何方住,独有园庐俯江渚。

昨夜深闺梦远人,相思定倚樱桃树。

(0)
鉴赏

这首元末明初的诗《送罗与敬归西昌》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诗人送别友人的场景。首句“石龙矶畔多芳草”,点出离别之地的环境,芳草萋萋,渲染出离别的伤感氛围。次句“游子忆家春已老”暗示春天将逝,寓言友人归乡心切。

“水北杨花扑地飞”描绘了杨花飘落的景象,象征着友人即将远行,而“旁人漫道飞花好”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不舍和对旁人不解的感慨。接下来,诗人通过“爱子不忍别,送子到水滨”表达深厚的友情和离别的不舍。

“青天孤影飞黄鹄,落日长风吹断云”运用了形象的自然景观,以黄鹄孤飞和落日风起的意象,寄寓友人独自踏上归途的寂寥。诗人继续描述友人的行程,“朝发铜塘津,暮宿青泥渡”,展现了旅途的艰辛。

“帆过孝通祠,渐是西昌路”点出友人渐行渐远,进入西昌之路。接下来的诗句中,“金鱼洲远树青青,三顾浮烟生杳冥”描绘了远方景色的迷茫,暗示友人归家之路遥远而迷茫。

最后,诗人以想象的手法收束,“君家正在何方住,独有园庐俯江渚”,表达了对友人家园的思念,以及对友人孤独归家的牵挂。“昨夜深闺梦远人,相思定倚樱桃树”以闺中女子的梦境和樱桃树寄托了无尽的相思之情,深化了送别的主题。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情景交融,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又寓含了对友人归乡旅程的关切与祝愿。

作者介绍

刘永之
朝代:元   字:仲修   号:山阴道士   籍贯:临江清江

临江清江人,字仲修,号山阴道士。少随父宦游,治《春秋》学,工诗文,善书法。日与杨伯谦、彭声之辈讲论风雅,当世翕然宗之。明洪武初征至金陵,以重听辞归。有《山阴集》。
猜你喜欢

得浩书自维扬至京将归矣

汝渡长江后,南来北客稀。

梦寻骑鹤处,愁对钓鱼矶。

淮仆行方半,京书报欲归。

抵家应一喜,稚女解牵衣。

(0)

和桃巷吏部用鄙韵三首·其二

袖疏曾将紫闼排,山今排闼送诗来。

试评藜杖为吹火,何似麻衣共拨灰。

濠上鯈鱼真乐也,山梁雌雉信时哉。

只愁驱上蒲轮去,不许笺天强乞骸。

(0)

和效颦一首

诗能妨病语情真,才大犹如富傲贫。

强作手书诚愧我,那知腹稿不劳人。

生平酷好乐何苦,集本多传续又新。

拚却此身吟送老,百骸虽在果谁亲。

(0)

题化龙桥碑

桥以乡名曰万安,篆碑谁作曰溪干。

化龙二字重修得,归鹤千年耐久看。

钩画不凡非世有,精神欲动肯泥蟠。

崇宁石在文尤古,虹笔相辉射斗寒。

(0)

得京中书

故心人在贻书及,秃鬓翁惭信道痴。

千卷一琴甘隐矣,五穷三揖喜延之。

空山剩拟藏书去,好景祇愁得句迟。

倚杖看云陶处士,乐夫天命又何疑。

(0)

四和除字

白发馀生甘寂寞,丹书微累幸蠲除。

天留老眼谅人只,云本无心于我如。

千岁不知棋几局,二乘且论宝三车。

香山见彻人间事,断道为龙苦似鱼。

(0)
诗词分类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诗人
毕仲衍 裴光庭 耶律隆绪 姚月华 陈均 韦丹 蔡必胜 包播 裴廷裕 范纯礼 蓝采和 湘驿女子 盛度 王仲元 赵光远 刘程之 苏瑰 李夫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