䆗窱神居远,萧条更漏深。
薄烟净遥色,高树肃清阴。
星月满兹夜,灿烂还相临。
连珠欲东上,团扇渐西沈。
澄水含斜汉,脩树隐横参。
时闻送筹柝,屡见绕枝禽。
圣情记馀事,振玉复鸣金。
䆗窱神居远,萧条更漏深。
薄烟净遥色,高树肃清阴。
星月满兹夜,灿烂还相临。
连珠欲东上,团扇渐西沈。
澄水含斜汉,脩树隐横参。
时闻送筹柝,屡见绕枝禽。
圣情记馀事,振玉复鸣金。
此诗描绘了月夜观星的宁静与壮美。首句“䆗窱神居远”,以深远神秘的氛围开篇,暗示了观星者的内心世界与宇宙的辽阔距离。接着,“萧条更漏深”一句,通过时间的流逝,营造出一种孤寂而深邃的意境。
“薄烟净遥色,高树肃清阴”两句,运用对比手法,薄烟的轻盈与远处景色的清晰,高树的挺拔与四周的静谧,共同构建了一幅静谧而清新的画面。接下来,“星月满兹夜,灿烂还相临”则直接描绘了夜空中的璀璨景象,星月交辉,仿佛近在咫尺。
“连珠欲东上,团扇渐西沈”巧妙地将星月的移动与日常用品(连珠、团扇)联系起来,既形象又富有诗意,展现了时间的流转与自然的韵律。“澄水含斜汉,脩树隐横参”则进一步描绘了水面上倒映的星空与远处树木的影子,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和深度。
“时闻送筹柝,屡见绕枝禽”两句,通过声音(柝声)和动态(绕枝禽)的描写,打破了之前的静态画面,增添了生活的气息和动态感。“圣情记馀事,振玉复鸣金”最后两句,以“圣情”点明主题,表达了对皇帝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观星活动的神圣性和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月夜星空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融入了人文情怀和社会背景,是一首兼具艺术性和思想性的佳作。
眼渐昏昏耳渐聋,满头霜雪半身风。
已将身出浮云外,犹寄形于逆旅中。
觞咏罢来宾阁闭,笙歌散后妓房空。
世缘俗念消除尽,别是人间清净翁。
怕寒放懒日高卧,临老谁言牵率身。
夹幕绕房深似洞,重裀衬枕煖于春。
小青衣动桃根起,嫩绿醅浮竹叶新。
未裹头前倾一盏,何如冲雪趁朝人。
山东才副苍生愿,川上俄惊逝水波。
履道凄凉新第宅,宣城零落旧笙歌。
园荒唯有薪堪采,门冷兼无雀可罗。
今日相逢偶同到,伤心不是故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