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与我恋孤岑,蹋得苍苔一径深。
逃难人多分隙地,放生麋大出寒林。
名应不朽轻仙骨,理到忘机近佛心。
昨夜前溪骤雷雨,晚晴闲步数峰吟。
全家与我恋孤岑,蹋得苍苔一径深。
逃难人多分隙地,放生麋大出寒林。
名应不朽轻仙骨,理到忘机近佛心。
昨夜前溪骤雷雨,晚晴闲步数峰吟。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隐逸于深山的生活状态,诗人与家人共同居住在一片偏远的孤岑之中。"蹴得苍苔一径深"形象地表达了他们在自然中留下的足迹和对大自然亲近的情感。同时,诗人也提到了"逃难人多分隙地",这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背景,但诗人自己选择了与世隔绝的生活。
"放生麋大出寒林"一句,则体现了诗人对生命和自然的尊重与怜悯之心。"名应不朽轻仙骨,理到忘机近佛心"表达了诗人的超脱物外、追求精神境界的愿望。他希望自己的名字能够流传后世,但却不以此为重,而是追求一种淡泊明志、接近禅宗境界的心灵状态。
最后,"昨夜前溪骤雷雨,晚晴闲步数峰吟"则描绘了诗人在自然中的感受。经过一场暴风雨后,天气转晴,诗人在山中漫步,每次登上一座山峰,就会吟咏诗句。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流露。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画面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命以及精神追求的独特视角。
海水一泓烟九点,壮哉此地实天险。
炮台屹立如虎阚,红衣大将威望俨。
下有深池列钜舰,晴天雷轰夜电闪。
最高峰头纵远览,龙旗百丈迎风飐。
长城万里此为堑,鲸鹏相摩图一啖。
昂头侧睨视眈眈,伸手欲攫终不敢。
谓海可填山易撼,万鬼聚谋无此胆。
一朝瓦解成劫灰,闻道敌军蹈背来!
我行杉木道,弛辔长涧东。
伤哉半菽子,复此巨浸攻。
沙石半川原,阡陌无遗踪。
室庐或仅存,釜甑久已空。
压溺馀鳏孤,悲号走哀恫。
赙恤岂不勤,丧养何能供。
我非肉食徒,自闭一亩宫。
箪瓢正可乐,禹稷安能同。
朅来一经行,歔欷涕无从。
所惭越尊俎,岂惮劳吾躬。
攀跻倦冢顶,永啸回凄风。
眷焉抚四海,失志嗟何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