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红争景新,夕素含露翻。
妍姿如有意,流芳复满园。
单栖守远郡,永日掩重门。
不与花为偶,终遣与谁言。
朝红争景新,夕素含露翻。
妍姿如有意,流芳复满园。
单栖守远郡,永日掩重门。
不与花为偶,终遣与谁言。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的高洁情怀。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自己不愿与凡俗之物为伍的思想。
"朝红争景新,夕素含露翻" 这两句通过鲜明的对比,展示了花朵在一天内的变化,从早晨的竞相开放到傍晚含苞待放,这种生动的描写突显了花卉的美丽和诗人细腻的情感。
"妍姿如有意,流芳复满园" 这两句进一步强调了花朵的美丽和它们散发出的香气充盈整个园林。这里的“妍姿”指的是花朵优雅的样子,“如有意”则给人一种感觉,那就是这些花卉似乎是有意识地展示着自己的魅力。
"单栖守远郡,永日掩重门"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隐居生活和对世俗生活的疏离。诗人选择独自居住在偏远的地方,对外面的世界关上沉重的大门,这是他内心世界的一种写照。
"不与花为偶,终遣与谁言" 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的孤傲和超脱。他不同于那些轻易随波逐流的花朵,也不愿将自己的寂寞和孤独诉说给任何人。这是一种高洁的情操,也是诗人内心深处的一种自我安慰。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写,表达了诗人超脱尘世、独立不羁的性格和情感世界。
人皆笑君拙,我独喜君直。
拙则世所无,直则未易识。
昔者中丞公,事主以一德。
从容进退间,多士所取则。
朝廷九鼎重,冠冕万夫特。
尘埃困大路,此老难再得。
至今门下士,必以身许国。
孰知强弩末,而有百钧力。
贤孙后来秀,见我好颜色。
收功却扫中,欲任门内责。
空弮入善阵,匹马见勍敌。
不嫌不识察,但恨无此获。
欲赤莫如丹,欲黑莫如墨。
吾常持此言,以辨主与贼。
苟无牛羊害,则有天地塞。
君能但拙直,亦莫忘黑白。
稽首宝陀山,观音大菩萨。
三十二妙应,垂福于人天。
慧日廓圆明,隐微无不照。
我等由宿植,于菩萨有缘。
曩善一毫端,菩萨悉能鉴。
今兹一何幸,联樯来宝山。
淑景德惠风,沧海如鉴净。
朝发东秦岸,须臾达莲宫。
僧饭洗钵时,相与瞻远峤。
□□跨巨浪,侧足骨毛□。
自念尘坌身,得伴清净侣。
同声讽密语,复念我师名。
注目渴慈光,忽睹紫金相。
崆峒石窟上,宴坐自在容。
云雾不蔽亏,跪礼得良久。
偕来无老稚,咸识应现尊。
赞叹且忻惧,得所未曾有。
我念现前众,中多大福人。
久新迎我师,所祷如响应。
为我忏众恶,遂亦见如来。
同办起心香,复陈一日供。
倘以昔善积,获此大吉祯。
愿敦未来因,永托如来记。
浮生如梦幻,孰处放教生。
戒杀多素羞,广阅如来藏。
分阴实可惜,栖迟必山林。
料理般若舟,长想菩提岸。
群生迷苦海,拯援使知津。
共发向上心,无□同佛会。
《宝陀山观音赞》【宋·黄龟年】稽首宝陀山,观音大菩萨。三十二妙应,垂福于人天。慧日廓圆明,隐微无不照。我等由宿植,于菩萨有缘。曩善一毫端,菩萨悉能鉴。今兹一何幸,联樯来宝山。淑景德惠风,沧海如鉴净。朝发东秦岸,须臾达莲宫。僧饭洗钵时,相与瞻远峤。□□跨巨浪,侧足骨毛□。自念尘坌身,得伴清净侣。同声讽密语,复念我师名。注目渴慈光,忽睹紫金相。崆峒石窟上,宴坐自在容。云雾不蔽亏,跪礼得良久。偕来无老稚,咸识应现尊。赞叹且忻惧,得所未曾有。我念现前众,中多大福人。久新迎我师,所祷如响应。为我忏众恶,遂亦见如来。同办起心香,复陈一日供。倘以昔善积,获此大吉祯。愿敦未来因,永托如来记。浮生如梦幻,孰处放教生。戒杀多素羞,广阅如来藏。分阴实可惜,栖迟必山林。料理般若舟,长想菩提岸。群生迷苦海,拯援使知津。共发向上心,无□同佛会。
https://shici.929r.com/shici/XWYE2.html
英英鲁公,人中之龙。为唐宗臣,见危纳忠。
巨盗起燕,朔部风从。独婴孤城,以抗其锋。
功虽不终,志实可则。间关造朝,号为耆德。
纠缪绳愆,毅然正色。奸邪媚之,摈使去国。
蹇蹇匪躬,险夷一节。迨其耄年,奉使希烈。
气沮凶逆,诚贯金铁。身虽可陨,名不可灭。
岩岩高堂,榜曰忠义。非公遗像,其孰当置。
登斯堂者,宜仰而畏。师友其人,无公是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