骖鸾翼翼袅清风,眼见云霄有路通。
自是众贤欣出力,何如小己敢贪功。
指挥须得千人敌,迟速都申一念中。
已筑新堤平似掌,登桥人与此橘同。
骖鸾翼翼袅清风,眼见云霄有路通。
自是众贤欣出力,何如小己敢贪功。
指挥须得千人敌,迟速都申一念中。
已筑新堤平似掌,登桥人与此橘同。
这首宋诗描绘了诗人陈宓在凤池桥建成之后的欣喜之情,以及对群贤共同付出的赞美。首句"骖鸾翼翼袅清风"形象生动,以鸾鸟展翅飞翔比喻桥梁的轻盈与优雅,仿佛在微风中轻轻飘荡。接下来的"眼见云霄有路通"则寓意桥梁如同通往云端的道路,象征着沟通天地的宏伟。
诗人强调了集体的力量和谦逊的态度,"自是众贤欣出力,何如小己敢贪功",表达了对众多贤能人士共同建设的敬意,认为个人功劳微不足道,更应感激大家的贡献。"指挥须得千人敌"进一步赞扬了领导者的能力,他们需要有统帅千军万马的智慧和决断。
"迟速都申一念中"表明桥梁的建造过程严谨而迅速,都在诗人的思维掌控之中。最后一句"已筑新堤平似掌,登桥人与此橘同",将新桥比作平整的大手,形象地展示其宽阔平坦,同时借橘子的形象,寓意桥上的人们共享这份成果,共享喜悦。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既赞美了工程的成就,也体现了诗人的人格魅力和团队精神。
秋色澹欲入,携筇访山菊。
林幽山径迂,香气散松竹。
坐石良欣然,毋劳更仆仆。
世人爱见花,见花徒悦目。
悦目曾几时,鲜美限宵夙。
荣枯何苦知,春温而秋肃。
我亦随化迁,馀龄信幽独。
物理返自然,神智空攒簇。
飕飕朔风起,万景沉山谷。
举头寒月西,晶晶照茅屋。
我得酒中趣,醉卧山之阴。
清醑不入口,沆瀣消形神。
怡然百虑息,万缘如游尘。
对境无寂諠,对人无疏亲。
顺之不禁喜,逆之依然瞋。
对水白茫茫,对山青嶙峋。
寒煖别冬夏,上下空古今。
此醉无醒时,不如世间人。
世人多感激,所恨吾有身。
愁中浮大白,将与无何邻。
累月亦有閒,千日防醒心。
一醒安能醉,忧患仍相寻。
俯仰大槐宫,闲杀洞庭春。
何时到江南,雪压渔船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