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陵东道傍,松柏不可久。
狗自入中庭,断齧群雁首。
群雁亦孔伤,狗向门外走。
祸福岂足问,空名其何有。
火照未央宫,十万伊谁负。
人或哀其心,安知皆夙取。
歔嗟卖黄犊,不为薄为厚。
平陵东道傍,松柏不可久。
狗自入中庭,断齧群雁首。
群雁亦孔伤,狗向门外走。
祸福岂足问,空名其何有。
火照未央宫,十万伊谁负。
人或哀其心,安知皆夙取。
歔嗟卖黄犊,不为薄为厚。
这首诗描绘了平陵东道旁的一幕悲剧,通过动物与人类的行为,反映了命运与道德的深刻主题。
首句“平陵东道傍,松柏不可久”以平陵东的道旁,松柏难以长久生长的景象开篇,暗示着环境的荒凉与生命的脆弱。接着,“狗自入中庭,断齧群雁首”,一只狗闯入庭院,残忍地撕咬一群大雁的头部,展现了暴力与破坏的力量。随后,“群雁亦孔伤,狗向门外走”,大雁们遭受了巨大的伤害,而狗则逃离现场,留下了一片凄凉。
“祸福岂足问,空名其何有”,这两句表达了对命运无常和虚名无实的感慨,暗示了生命中的苦难与痛苦并非可以轻易理解或解释的。接下来,“火照未央宫,十万伊谁负”,描述了大火焚烧未央宫的场景,暗示了权力与财富的毁灭性后果,以及背后可能存在的责任与罪责。
“人或哀其心,安知皆夙取”,这句话提出了一个道德问题:人们是否真的同情那些遭受不幸的人,还是他们只是在同情自己内心的善良?这引出了对人性复杂性的思考。
最后,“歔嗟卖黄犊,不为薄为厚”,感叹于有人为了生存不得不卖掉黄犊,这种行为可能是出于无奈,但也可能被视为一种道德上的妥协或牺牲。整首诗通过一系列生动的场景和深刻的反思,探讨了生命、道德、命运与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
我生不顾四壁空,千金买笑醉春风。
半夜酒红潮玉颊,亭亭秋水影芙蓉。
作文忽慕元和格,遂入贤关亲眉白。
遽闻皇甫语穿天,渊源盖是退之客。
琢句出人数等高,要令天下无英豪。
击节一观百忧失,不觉此身犹布袍。
平生自足牛蹄水,为公辟易数百里。
愿得佳句时飞来,此间幸有子期耳。
雨意朝来犹许重,安得相从恣嘲弄。
齑盐充腹灯一萤,兀坐亡聊真梦梦。
会鞭匹马城东陬,对床臭味两相投。
归来笔下饱奇怪,不须更事子长游。
仕途例皆谄笑耳,随盘方圆无定水。
前年天子思奇才,霜台曾擢古君子。
泛观中外傥非人,发上冲冠聊一嗔。
那顾城狐并社鼠,好恶无私喜怒真。
底事年来迹又绝,笑遁林泉似藏拙。
凭谁去斩佞臣头,请公速铸楚山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