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言月时来,月满柳香处。
却被月愁侬,孤照侬无语。
欢言月时来,月满柳香处。
却被月愁侬,孤照侬无语。
这首诗以月为引线,描绘了一种孤独与愁绪交织的情感状态。首句“欢言月时来”似乎在描述一个欢乐的聚会场景,人们在月圆之夜聚集,充满了欢声笑语。然而,“月满柳香处”这一句转折,将画面转向了月光洒满柳树的静谧之地,暗示着欢乐背后可能隐藏着某种淡淡的忧伤或思念。
接下来的“却被月愁侬”,直接点出了主题——月光成了愁绪的载体。这里的“愁”不仅指向自然界的月色,更深层地触及了人内心的愁苦。月光下的孤独感被放大,仿佛连月也对诗人产生了同情,独自照亮着诗人的身影,却无法与之对话,只能静静地陪伴,形成一种无声的交流。
最后一句“孤照侬无语”将这种情感推向高潮,月光虽明亮,却无法慰藉诗人的孤独和愁绪,反而更加凸显了内心的空虚与寂寞。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巧妙地传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复杂情感,展现了古代文人在面对孤独与愁绪时的独特思考和表达方式。
琼花歇后,簇玉围珠,未敢夸无价。
八仙小派,尽放春过去,守他新夏。
销红成翠,直今日、花神才暇。
把碎琼、细划玲珑,点染月明凉夜。
曾传玉蕊当年,碧筒散冰丝,须粟芬射。
仙姬也向,人间戏、角扇云冠低亚。
玉峰赴约,叹自此、蕃厘难借。
待醉深、梦到仙家,立马藏花洞下。
谁怜对酒长歌,颓然醉也无人见。
醒来何地,小窗斜逗,月痕如线。
败纸敲空,乍寒拥絮,肠回九转。
忆少年意气,无几老大,些儿事、思量遍。
自笑头颅种种,杳难追、石光飞电。
功名幻想,文章鄙事,豪华虚愿。
往者何人,有才无命,公乎惭忝。
羡沧浪旧侣,绿蓑青笠,钓舟轻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