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渡溵江二月时,淮阳东下思依依。
丘园寂寞生春草,城阙荒凉对落晖。
去国十年初避乱,投荒万里正思归。
临岐却羡春来雁,乱逐东风向北飞。
又渡溵江二月时,淮阳东下思依依。
丘园寂寞生春草,城阙荒凉对落晖。
去国十年初避乱,投荒万里正思归。
临岐却羡春来雁,乱逐东风向北飞。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走在睢阳道中的所见所感,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哲理。首句“又渡溵江二月时”,点明了时间与地点,诗人再次经过溵江,正值二月,春意盎然,但心中却满是复杂的情绪。接着,“淮阳东下思依依”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淮阳的眷恋之情,即使是在东下的旅途中,心中仍难以割舍。
“丘园寂寞生春草,城阙荒凉对落晖”两句,通过对比描绘出丘园与城阙的不同景象,春草的生机勃勃与城阙的荒凉冷清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时代的变迁与世事的无常。诗人以“寂寞”和“荒凉”这样的词语,不仅描绘了眼前的景致,也暗含了对过往繁华不再的感慨。
“去国十年初避乱,投荒万里正思归”这两句,直接揭示了诗人的身世背景和内心情感。十年离国,万里投荒,是为了避乱而不得不做出的选择,而现在,面对着荒凉的景象,诗人的心中却涌起了强烈的思乡之情。这种矛盾的心情,既是对过去岁月的追忆,也是对未来归途的渴望。
最后,“临岐却羡春来雁,乱逐东风向北飞”一句,以春雁南飞的形象,反衬出诗人的孤独与无奈。春雁随风向北飞去,代表着自由与希望,而诗人只能站在歧路之上,羡慕它们的飞翔,表达了一种无法摆脱困境、渴望自由回归的强烈愿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心境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感染力的作品。
征驾严晓装,行行及春阳。
离心旷幽邈,如彼江路长。江路长,云漠漠。
东楼欢笑一回首,十载高情镇如昨。
先生负奇气,胸次何磊落。
平生自许梁栋材,国门未筑黄金台。
敝裘长剑惨无色,可怜五上空归来。
空归来,勿凄楚。
君不见齐无盐,今日椒房贵,昨日采桑女。
又不见,商傅说,朝辞版筑暮霖雨。
人生穷达会有时,世间俗子安得知。
月缺还复盈,木枯还复荣。
如何泉下客,一死无重生。
芳筵列时彦,栖栖见遗兄。
昔同宾荐来,双璧价连城。
今为失侣雁,徘徊哀且鸣。
存亡一兴感,四座尽沾缨。
孤坟背山郭,宿草萋以萦。
死者亦何知,绻兹骨肉情。
长歌欲相慰,弥使心怦怦。
恢恢大造垂深仁,九死老翁今七旬。
俯仰三才惭有身,人心为主道为宾。
败国亡家三孽臣,曰贪曰痴一曰嗔。
更迭为祟兴灾迍,浸淫六气来往频。
分张六贼常相因,迩来理摄偶不臻。
危机一堕与鬼邻,忽返灵根一线新。
再见区宇一芳春,出凡摆俗守尔真。
结庐京野披荒榛,探幽秉道收元神。
鍊精鍊气初浃辰,荡涤诸魔如扫尘。
清静无为游至淳,梦中如见三茅君。
手把丹书申复申,觉来知失桃花津,山灵不厌羲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