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珠零落晚秋心。霜气结平林。
几番觅句随吟眺,西风健、吹透层阴。
新月云边依约,夕阳鸦背升沉。一天离思入罗襟。
目断楚江浔。疏疏写出倪迂笔,轻烟外、绿瘦红深。
虽是家园难见,也教数费登临。
露珠零落晚秋心。霜气结平林。
几番觅句随吟眺,西风健、吹透层阴。
新月云边依约,夕阳鸦背升沉。一天离思入罗襟。
目断楚江浔。疏疏写出倪迂笔,轻烟外、绿瘦红深。
虽是家园难见,也教数费登临。
这首清代周贻繁的《风入松·秋林》描绘了一幅深秋傍晚的景象。首句“露珠零落晚秋心”,以露珠的消逝象征着季节的转换和诗人内心的孤寂。接下来,“霜气结平林”渲染了秋意浓厚,寒气笼罩的环境。
诗人通过“几番觅句随吟眺”表达了在这样的景色中寻找灵感,不断吟咏眺望的创作过程。“西风健、吹透层阴”进一步强化了秋风的力度,使得整个画面更加萧瑟。新月和夕阳的描绘,"新月云边依约,夕阳鸦背升沉",增添了时空的流转感。
进入下片,诗人的情感更加细腻,“一天离思入罗襟”,将满腔愁绪融入衣襟,显示出深深的思乡之情。“目断楚江浔”则表达了对远方故乡的遥望和思念。最后两句,“疏疏写出倪迂笔,轻烟外、绿瘦红深”,运用比喻,将自己笔下的秋景比作倪迂的画风,虽是家园难以亲见,但诗人仍愿频繁地登高远望,寄托情感。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秋林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怀念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