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早春》
《早春》全文
唐 / 方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运行元化不参差,四极中华共一时。

正气才随灰律变,残寒便被柳条欺。

冰融大泽朝阳觉,草绿陈根夜雨知。

不信风光疾于箭,年来年去变霜髭。

(0)
注释
运行元化:指自然界的变化规律。
不参差:没有差异,协调一致。
四极:四方极远之地,泛指全国。
中华:中国。
正气:春天的温暖气息。
灰律:古代以十二律对应十二月,灰律指立春时的音律,代指节气变化。
残寒:冬天剩余的寒冷。
柳条:象征春天,因为柳树早春发芽。
冰融:冰融化。
大泽:广阔的沼泽地带,这里泛指水域。
朝阳:早晨的阳光。
草绿:草变得绿色,指春天景象。
陈根:旧年的草根。
风光:风景,这里指春天的景色。
疾于箭:比箭还快,形容时间飞逝。
年来年去:一年又一年过去。
霜髭:白色的胡须,比喻年老。
翻译
世间万象无参差,全国上下共迎新春。
正气随着季节变化生,残冬寒意被柳枝驱赶。
冰河在晨光中渐渐消融,草根因夜雨而感知春绿。
难以相信风光变换快过箭,年复一年我已添白发如霜。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早春时节的景象和气氛,通过对自然现象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新生力量的赞美与期待。首句“运行元化不参差,四极中华共一时”展现了宇宙运行的和谐统一,以及时间的流转使得整个中国大地迎来同一个季节。

接下来的两句“正气才随灰律变,残寒便被柳条欺”,则是对早春气候变化的精细刻画。其中,“正气”指的是新生的生机与活力,它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展现;“灰律”可能暗示了某种节律或规律的改变;“残寒”代表着冬日余留的冷意,而“柳条欺”则是早春中柳树新芽初生的生动描写,表现了自然界在春天的复苏。

第三第四句“冰融大泽朝阳觉,草绿陈根夜雨知”,进一步强调了春天到来的迹象。其中,“冰融大泽”形象地展现了冰雪消融、水流汇聚的情景;“朝阳觉”则是对日光照耀下自然界苏醒的感受。“草绿陈根夜雨知”则描绘了经过春雨滋润后,草木重新萌发,而植物的根部也在这滋养中得到充分的水分。

最后两句“不信风光疾于箭,年来年去变霜髭”,表达了时间流逝和自然界变化的迅速。诗人感叹春天的景色转瞬即逝,如同箭一般射出,而岁月匆匆,人也在不知不觉中变得白发苍苍。

整首诗通过对早春景象的细致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诗人的情感共鸣,同时也寓意着时间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作者介绍
方干

方干
朝代:唐   号:玄英   籍贯:睦州青溪(今淳安)   生辰:809—888

方干(836—903),字雄飞,号玄英,门人私谥曰玄英先生。睦州青溪(今浙江淳安)人。为人质野,喜凌侮。每见人设三拜,曰礼数有三,时人呼为“方三拜”。徐凝一见器之,授以诗律。唐宪宗元和三年举进士。钱塘太守姚合视其貌陋,缺唇,卑之。懿宗咸通中,隐居会稽镜湖。有诗集。
猜你喜欢

论文·其九

制锦还宜子细看,美人臂好莫登盘。

黄钟大吕声原正,移奏房中惨不欢。

(0)

论文·其四

万注千笺说不穿,古今文义判山川。

九原若见时贤集,只恐前人亦惘然。

(0)

真是可怜虫,偏持下策攻。

争光魑魅笑,向火乞儿穷。

麦秀前生梦,兰膏昨夜风。

玉钗恩未报,工到热场中。

(0)

述怀叠东山韵·其三

科第争推重,谁怜此客寒。

擘天一龙怒,坐井万蛙看。

当道论才贱,名山得地宽。

江河与沟浍,异日孰先乾。

(0)

和杨东山逸见怀韵·其二

相见亦奇绝,琐闱初展襟。

秋风两人泪,旧雨十年心。

骨相岂常贱,文章付苦吟。

曲江一杯酒,可否约同斟。

(0)

二曾祠瓣香楼联

诗追梁苑,镫远樊楼,今古风流同胜地;

云接太行,湖沉艮岳,纵横气概遍高台。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诗人
陈叔通 熊式辉 胡适 唐生智 曾琦 罗家伦 朱德 叶圣陶 程天放 冯友兰 张大千 谢觉哉 梁寒操 叶剑英 邵式平 陶铸 姚雪垠 钱俊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