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追梁苑,镫远樊楼,今古风流同胜地;
云接太行,湖沉艮岳,纵横气概遍高台。
诗追梁苑,镫远樊楼,今古风流同胜地;
云接太行,湖沉艮岳,纵横气概遍高台。
此联以豪迈之气概,描绘出一幅跨越时空的壮丽画卷。上联“诗追梁苑,镫远樊楼,今古风流同胜地”中,“诗追梁苑”借用了唐代诗人杜牧《题梁苑》中的意境,表达了对古代文人雅集之地的追忆与向往。“镫远樊楼”则以宋代词人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中的“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为典故,将历史的辉煌与文学的璀璨交织在一起,展现出古今文人的风流韵事皆可共赏同一片胜地的美好愿景。
下联“云接太行,湖沉艮岳,纵横气概遍高台”则进一步扩展了视野,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融为一体。太行山与艮岳(即北宋时期的艮岳园林)作为自然与人工杰作的代表,被巧妙地融入联语之中,不仅展现了宏大的自然景观,也寓意着历史文化的深远影响。这里的“云接太行”、“湖沉艮岳”不仅描绘了壮丽的自然风光,更暗含了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绵延不绝,而“纵横气概遍高台”则以一种豪放的姿态,表达了对这种历史与自然融合之美无尽的赞叹和崇敬。
整体而言,此联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意境,既是对历史文化的深情回顾,也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是对人文精神的颂扬,体现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和对美好世界的向往。
朔风吹沙天冥冥,愁云压塞边风腥。
胡儿执麾背人立,传道单于令行急。
蒙茸胡帽貂鼠裘,谁信宫袍泪痕湿。
汉家恩深幸不早,此身终向胡中老。
此身傥负汉宫恩,杀尽青青原上草。
鸳鸯湖东武塘西,桃花满川蒲叶齐。
春风二月微雨霁,鹅鸭拍水黄莺啼。
推窗只见参差柳,柳色波光淡于酒。
乌纱官帽半笼头,紫竹渔竿长在手。
平生爱读内景书,往往适意追禽鱼。
开门懒迎俗士驾,拄杖每叩高僧庐。
客来举酒邀明月,细瀹松涛煮春雪。
但觉身无俯仰劳,安知世有东西别。
今年扈从来大梁,锦袍白马青丝缰。
信陵宅畔暮鸦集,朱亥门前秋草黄。
轮番夜直中书省,霜华满巾须发冷。
粉署香销紫绮袍,碧梧影落黄金井。
魂梦时时到草堂,曲栏花药漫分行。
他年得遂归田计,多种墙阴十亩桑。
烧灯城郭嫩寒天,早觉春光满眼前。
山翠全轻犹带雪,柳丝才长便宜烟。
佳人挑菜宁辞远,公子寻芳各斗先。
从此陌头车马动,谁能闲坐负华年。
我有紫霞想,梦游匡庐峰。
仙人凌绝顶,手掉金芙蓉。
芙蓉亭亭九天上,叠嶂腾腾涌波浪。
五色云中白鹿鸣,三更海底金鸡唱。
悬崖瀑布从天来,匹练倒界青天开。
高人似是陆脩静,邀我石磴行莓苔。
九江秀色可揽结,欲跨长鲸捉明月。
望断蓬莱青鸟书,琪花落尽无人折。
飞身上挹香炉烟,坐我九叠屏风前。
翻然拜手招五老,一笑彷佛三千年。
松风泠泠吹梦觉,鹤背高寒露花落。
早知此境隔尘凡,只合栖神向丘壑。
何人写此江上山,云山与我心俱閒。
明当会碾飙轮去,长谢时人竟不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