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奉和御制读五代周史·其二》
《奉和御制读五代周史·其二》全文
宋 / 夏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文伯怀明识,英规世所推。

济时陈策画,急用备论思。

隘郭爰增广,烦音亦改为。

温恭非不济,感遇志如兹。

(0)
注释
文伯:指文伯这个人,具有智慧和声誉。
怀:怀着,拥有。
明识:明智的见识。
英规:杰出的规划。
世所推:被世人广泛认可。
济时:拯救时局。
策画:策略和计划。
急用:急需时。
备论思:充分思考。
隘郭:狭小的城市或环境。
增广:扩大。
烦音:繁琐的声音。
改:改变。
温恭:温和而恭敬。
非不济:并非无能。
感遇:感动于际遇。
志如兹:决心如此坚定。
翻译
文伯胸怀明智,他的才识被世人推崇。
在救世的时刻,他提出策略和计划,思维敏捷且深思熟虑。
在狭小的环境中,他懂得扩大视野,改变繁琐的声音。
他的温和恭敬并非无能,而是深深感受到际遇,决心如此坚定。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夏竦所作的《奉和御制读五代周史(其二)》中的片段。诗人夏竦以文伯(可能指周代贤臣)为榜样,赞扬其深邃的见识和卓越的治国方略,这些策略在当时被广泛推崇。诗中提到文伯在国家危难之际,能够提出切实可行的计策,并且他的言论经过深思熟虑,即使在困境中也能有所改变,使城市得以扩展,声音也变得庄重。诗人表达出对文伯温文尔雅、深具济世之才的敬仰,同时也流露出自己对于能遇到这样的人物和境遇的感慨。整体上,这是一首赞美历史人物智慧与贡献的诗歌,体现了作者的历史情怀和对人才的尊崇。

作者介绍
夏竦

夏竦
朝代:宋   字:子乔   籍贯:江州德安县(今江西九江市德安县车桥镇)   生辰:985—1051年

夏竦(985年—1051年),字子乔。别称夏文庄、夏英公。江州德安(今属江西)人。北宋大臣、古文字学家,夏承皓之子。初谥“文正”,后改谥“文庄”。夏竦以文学起家,曾为国史编修官,也曾任多地官员,宋真宗时为襄州知州,宋仁宗时为洪州知州,后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使等职。由于夏竦对文学的造诣很深,所以他的很多作品都流传于后世。
猜你喜欢

雨中作

空濛初喜洒檐楹,忽听空阶点滴声。

高枕便知宜夕睡,丰年不叹负春耕。

多情幽草沿墙绿,无赖群蛙绕舍鸣。

屈指清秋两旬近,却愁徂岁又峥嵘。

(0)

雨中作

雨声一滴不肯住,客梦欲成还自惊。

白水陂边破茅屋,乱书堆里老儒生。

出行岂复有流辈,未死尚能躬钓耕。

十日无鱼亦何叹,新菰幸可配吴粳。

(0)

夜坐

蓬窗夜半竹骚然,坐守残编悄不眠。

辛苦空成左传癖,逍遥常愧大慈仙。

风宁可系功名误,日不能黏岁月迁。

明旦觅船湖上去,西村桃李淡春烟。

(0)

夜坐二首·其一

万蚁披书卷,孤萤引篆香。

病思无事乐,老悔少年狂。

南渡衣冠盛,西征道路长。

如今俱梦破,高枕看人忙。

(0)

到家旬馀意味甚适戏书

天恐红尘著脚深,不教经岁去山林。

欲酬清净三生愿,先洗功名万里心。

石鼎飕飗闲煮茗,玉徽零落自修琴。

晚来剩有华胥兴,卧看西窗一炷沉。

(0)

闲游

大冠长剑已焉哉,短褐秃巾归去来。

五世业儒书有种,一生任运仕无媒。

麦经小雨家家下,菊著新霜处处开。

自笑闲游心未歇,青鞋蹋碎白云堆。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刘因 叶梦得 晁公溯 谢应芳 温纯 张謇 戚继光 龚鼎孳 郭则沄 储光羲 高适 蒋士铨 陆佃 范仲淹 释敬安 吴镇 王廷相 沈与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