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水千山路,羁魂来不来。
双签题姓字,两处送钱财。
风叶牵钩幔,寒花背镜台。
思量具杯酒,有口向谁开。
万水千山路,羁魂来不来。
双签题姓字,两处送钱财。
风叶牵钩幔,寒花背镜台。
思量具杯酒,有口向谁开。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中秋节在潞河畔泊舟赏月的情景,充满了淡淡的哀愁与深沉的思绪。
首句“万水千山路”,以夸张的手法描绘出路途的遥远和艰辛,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漂泊之感。接着,“羁魂来不来”一句,直接点出了诗人内心的彷徨与疑惑,是否还有心灵的归宿。
“双签题姓字,两处送钱财。”这两句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生活的回忆与怀念。双签可能指的是两个地方的标记,姓字则代表了身份的确认,而“两处送钱财”则可能是对过去生活中的两种状态的回顾,既有物质上的富足,也有情感上的满足。
“风叶牵钩幔,寒花背镜台。”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了一种凄清的氛围。风中飘落的树叶似乎牵动着窗帘,寒夜里开放的花朵却背对着镜子,仿佛在诉说着无人倾听的故事,暗含了诗人内心的寂寞与无奈。
最后,“思量具杯酒,有口向谁开。”诗人思考着如何在孤独中寻求慰藉,想要举杯自饮,却又找不到可以倾诉的对象。这一句深刻地表达了诗人面对人生困境时的孤独与无助,以及对友情、亲情的渴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中秋之夜在异乡泊舟赏月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过往生活的怀念,也有对现实孤独的感慨,以及对未来希望的期待。
出东门,慨以叹。年如矢,去不还。
壮盛已过,出入无欢。白日昭昭,不照游子颜。
雪霜悽怆漫荒原。鸟无翼,河无船。
甘随草木,俯首凋残。嗷嗷八口号寒饥。
赁舂作苦精力衰。
颓纵有所获难餔,糜思远出竞刀锥。
天黯惨,日西垂。儿女罗列,跪奉一卮。
欲饮未饮心酸悲。平明就道,妻子牵衣。
啼悯我老,问我将何之。山有豺虎,水有蛟螭。
征途况瘁骨肉违。安危莫测,魂梦惊疑。
男儿结志山不移。邪赢秽窦圣所非。
遵古道以寻路,将安往而不迷。停旅橐,解征衣。
从今以后,无复别离。生相慰,死相依。
伊兹春始,馀寒未融。有雁哀鸣,过我房栊。
岂避南暄,眷此北风。静言思之,似罹罦罿。
惊弦既脱,栖息靡踪。提提鸒斯,载西载东。
维鹊有巢,亦以禦冬。凡鸟有托,尔独孤穷。
我闻其声,翘首长空。瞻望弗及,忧心有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