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横浦十咏·其四湛泉》
《横浦十咏·其四湛泉》全文
宋 / 刘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境僻远尘迹,湛然风雨林。

一泉通地脉,千古照人心。

灌菊增花蘤,煎茶得味深。

石渠才此尔,谁向道山寻。

(0)
翻译
身处偏远之地,远离尘世喧嚣,只有风雨中的树林陪伴。
一条清泉贯穿大地脉络,千百年来照亮人们内心。
灌溉菊花使花朵更加繁盛,煮茶时更能品味出深层的味道。
这小小的石渠仅此而已,又有谁能去那遥远的道山寻找呢?
注释
僻远:偏远、偏僻。
尘迹:尘世的痕迹,指世俗纷扰。
湛然:清澈、宁静。
地脉:地下脉络,比喻自然的生机。
千古:千百年。
花蘤:花蕾,花朵。
味深:味道醇厚,引申为意境深远。
石渠:石头砌成的水渠。
尔:如此,这样。
道山:道教名山,象征高远的精神追求。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俗、隐居山林的生活状态。开篇“境僻远尘迹,湛然风雨林”两句,既写出了诗人选择的一种孤独而宁静的环境,也表现了他对世俗纷争的疏离和超越。"一泉通地脉,千古照人心"则深化了这种境界,是一种精神上的充实与沟通,泉水象征着生命力和智慧,这里不仅指物质上的流动,也包含了精神上的启迪。

下片“灌菊增花蘤,煎茶得味深”具体描绘了诗人隐居生活的两个画面。"灌菊增花蘤"写的是浇灌菊花,使之更加繁盛,这里可能蕴含着对自然生命力的欣赏和赞美。"煎茶得味深"则是表达了一种禅意,通过品茗体验生活的深邃和内在。

末了两句“石渠才此尔,谁向道山寻”则显露出诗人对于自己选择的认同与满足。"石渠"可能是指特定的隐居之所,而"谁向道山寻"则是在问,那些还在世俗纷争中徘徊的人,又何必去寻找那些名山大川呢?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隐居生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精神世界的追求和对尘世的超越。

作者介绍
刘黻

刘黻
朝代:宋

(1217—1276)温州乐清人,字声伯,号蒙川、质翁。少读于雁荡山僧寺,理宗淳祐十年试入太学。以上书忤执政,安置南安军。及还,复极言政治得失。以材署昭庆军节度掌书记,由学官试馆职。历监察御史,改正字,官至吏部尚书兼工部尚书、中书舍人。元兵陷临安,陈宜中谋拥二王,迎黻共政,行至罗浮病卒。有《蒙川遗稿》。
猜你喜欢

别谢彦国相公三首·其一

和诗韩国老,见比以宣尼。

引彼返鲁事,指予来西畿。

日星功共大,麋鹿分同微。

华衮承褒借,将何答所知。

(0)

仁圣吟

尽道之谓圣,如天之谓仁。

如何仁与圣,天下莫敢伦。

(0)

首尾吟·其七十五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赞易时。

八卦小成皆有主,三才大备略无遗。

阴阳消长既未已,动静吉凶那不知。

为见至神功效远,尧夫非是爱吟诗。

(0)

公退三首·其一

披文不释遗编慕,耽禄终惭远贿称。

劫劫抗尘非胜趣,寥寥出世有真乘。

转头值寓无穷极,措足虚邪粗可胜。

管晏空忧觉先物,未须薄薛与卑滕。

(0)

酿重阳酒

家人欲酿重阳酒,香曲甘泉家自有。

黄花抱蕊有佳思,金火未调无好手。

老奴但欲致村酤,小婢争言试三斗。

我年七十似童儿,逢节欢欣事从厚。

廪粟已空豆方实,羔豚虽贵鱼可取。

病嫌秋雨难为腹,老咽馋涎空有口。

折花谁是送酒人,来客但有邻家父。

闭门一醉莫问渠,巷争不用缨冠救。

(0)

葺居五首·其四

杂花生竹间,竹荒花亦瘁。

移花通狂鞭,春到两皆遂。

墙东破茅屋,排去收遗址。

时来拾瓦砾,细细留花地。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田顼 成克巩 沈焕 毕大节 幸元龙 邓玉宾 耶律洪基 王翱 金昌绪 尹懋 谭意哥 段文昌 周煇 陆凯 陈鎏 朱之瑜 陈希烈 张正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