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僻远尘迹,湛然风雨林。
一泉通地脉,千古照人心。
灌菊增花蘤,煎茶得味深。
石渠才此尔,谁向道山寻。
境僻远尘迹,湛然风雨林。
一泉通地脉,千古照人心。
灌菊增花蘤,煎茶得味深。
石渠才此尔,谁向道山寻。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俗、隐居山林的生活状态。开篇“境僻远尘迹,湛然风雨林”两句,既写出了诗人选择的一种孤独而宁静的环境,也表现了他对世俗纷争的疏离和超越。"一泉通地脉,千古照人心"则深化了这种境界,是一种精神上的充实与沟通,泉水象征着生命力和智慧,这里不仅指物质上的流动,也包含了精神上的启迪。
下片“灌菊增花蘤,煎茶得味深”具体描绘了诗人隐居生活的两个画面。"灌菊增花蘤"写的是浇灌菊花,使之更加繁盛,这里可能蕴含着对自然生命力的欣赏和赞美。"煎茶得味深"则是表达了一种禅意,通过品茗体验生活的深邃和内在。
末了两句“石渠才此尔,谁向道山寻”则显露出诗人对于自己选择的认同与满足。"石渠"可能是指特定的隐居之所,而"谁向道山寻"则是在问,那些还在世俗纷争中徘徊的人,又何必去寻找那些名山大川呢?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隐居生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精神世界的追求和对尘世的超越。
家人欲酿重阳酒,香曲甘泉家自有。
黄花抱蕊有佳思,金火未调无好手。
老奴但欲致村酤,小婢争言试三斗。
我年七十似童儿,逢节欢欣事从厚。
廪粟已空豆方实,羔豚虽贵鱼可取。
病嫌秋雨难为腹,老咽馋涎空有口。
折花谁是送酒人,来客但有邻家父。
闭门一醉莫问渠,巷争不用缨冠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