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入竹谷》
《入竹谷》全文
清 / 林寿图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暑行不张盖,午暍背沃浆。

外灼忍须臾,内热我久忘。

僮仆望谷趋,麇麚速走藏。

两崖面东西,一涧盘中肠。

下瀹功德水,旁熏知见香。

桧柏妙有意,向风招人凉。

众绿倏倒影,摇荡天沧浪。

已出尘埃外,立脚判牢强。

浮云倘来物,敢尔拂衣裳。

弃去誓深入,履险犹康庄。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炎炎,诗人步入竹谷的体验。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竹谷内的清凉与宁静。

首句“暑行不张盖,午暍背沃浆”描绘了夏日行走时的炎热,没有遮阳伞,午后更是酷热难耐,仿佛背后被冷水浇过一般。这句通过对比,突出了夏日的酷热。

接着,“外灼忍须臾,内热我久忘”表达了外部的炙热虽然短暂,但内心的热度却难以消散。这里运用了心理描写,表现了人在极端环境下的感受。

“僮仆望谷趋,麇麚速走藏”则通过旁观者的视角,展现了人们在面对炎热时的反应,僮仆和野兽都迅速寻找避暑之地,反衬出人的行动。

“两崖面东西,一涧盘中肠”描绘了山谷的地形特点,两侧山崖相对,中间有一条溪流蜿蜒而下,形成了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

“下瀹功德水,旁熏知见香”暗示了诗人进入竹谷后,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水质清澈,香气四溢,给人一种心灵上的洗涤和净化之感。

“桧柏妙有意,向风招人凉”进一步描绘了竹谷内的凉爽,桧柏似乎有意地迎风招展,为行人带来凉意。

“众绿倏倒影,摇荡天沧浪”通过倒影和波浪的描绘,展现了竹谷内的生机与活力,绿色的植物映照在水面,随风摇曳,仿佛与天空的波浪相呼应。

“已出尘埃外,立脚判牢强”表达了诗人从喧嚣尘世解脱出来,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坚定。

最后,“浮云倘来物,敢尔拂衣裳”以浮云为喻,表达了对短暂事物的淡然态度,即使遇到困难也不轻易放弃。

“弃去誓深入,履险犹康庄”则是诗人决心深入探索未知,即使面临危险也视若坦途,体现了勇敢和坚定的精神。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竹谷内的自然美景和诗人的心境变化,以及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林寿图
朝代:清

福建闽县人,字颖叔。道光二十五年进士。官至陕西布政使。光绪二年调山西。次年因历年旱荒,协饷解不及额革职。卒年七十七。有集。
猜你喜欢

蜀中赏海棠

浓澹芳春满蜀乡,半随风雨断莺肠。

浣花溪上堪惆怅,子美无心为发扬。

(0)

送曲司直

曙雪苍苍兼曙云,朔风烟雁不堪闻。

贫交此别无他赠,唯有青山远送君。

(0)

宝禅师见访

山兄心似我,岸谷亦难交。

不见还相忆,来唯添寂寥。

茶烟黏衲叶,云水透蘅茆。

因话流年事,斯须不可抛。

(0)

上杜使君

为鱼须处海,为木须在岳。

一登君子堂,顿觉心寥廓。

右听青女镜,左听宣尼铎。

政术似蒲卢,诗情出冲漠。

从来苦清苦,近更加澹薄。

讼庭何所有,一只两只鹤。

烟霞色拥墙,禾黍香侵郭。

严霜与美雨,皆从二天落。

苍生苦疮痍,如何尽消削。

圣君新雨露,更作谁恩渥。

即捉五色笔,密勿金銮角。

即同房杜手,把乾坤橐籥。

休说卜圭峰,开门对林壑。

(0)

西京崇德里居

进乏梯媒退又难,强随豪贵殢长安。

风从昨夜吹银汉,泪拟何门落玉盘。

抛掷红尘应有恨,思量仙桂也无端。

锦鳞赪尾平生事,却被闲人把钓竿。

(0)

元和癸巳余领蜀之七年奉诏徵还二月二十八日清明途经百牢关因题石门洞

昔佩兵符去,今持相印还。

天光临井络,春物度巴山。

鸟道青冥外,风泉洞壑间。

何惭班定远,辛苦玉门关。

(0)
诗词分类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诗人
刘子羽 王通 陈经正 钱端礼 田顼 成克巩 沈焕 毕大节 幸元龙 邓玉宾 耶律洪基 王翱 金昌绪 尹懋 谭意哥 段文昌 周煇 陆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