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伏读赵清献公瑞岩留题感叹之馀追次元韵》
《伏读赵清献公瑞岩留题感叹之馀追次元韵》全文
宋 / 朱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赵公名迹此犹微,已荐行藏第一机。

直自当年留翰墨,至今穷谷尚光辉。

时清谏疏空遗稿,岁晚高斋自掩扉。

珍重九原如可作,问渠何处是真归。

(0)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朱熹所作,名为《伏读赵清献公瑞岩留题感叹之余追次元韵》。诗中表达了对赵清献公(即赵公)的敬仰与怀念之情。

首联“赵公名迹此犹微,已荐行藏第一机”,开篇点明赵公虽未在世人眼中留下显著的痕迹,但其高尚的品行和卓越的才能已通过推荐,被世人所认可,揭示了赵公虽未显赫于世,却在道德和行为上达到了极高的境界。

颔联“直自当年留翰墨,至今穷谷尚光辉”,进一步阐述赵公当年留下的文字墨迹,至今仍照亮着偏远山谷,象征着赵公的思想和精神影响深远,即使在远离尘嚣的地方,也依然熠熠生辉。

颈联“时清谏疏空遗稿,岁晚高斋自掩扉”,通过对比,指出在政治清明之时,赵公的谏言虽未能立即生效,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开始意识到其价值,而晚年时的赵公,选择闭门谢客,专心于自己的学问和道德修养,体现了他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

尾联“珍重九原如可作,问渠何处是真归”,表达了对赵公的深切怀念,希望如果赵公地下有知,能理解后人对其的敬仰之情,并询问赵公真正的归宿所在,既是对赵公品德的赞美,也是对赵公精神世界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赵公事迹的回顾和赞美,展现了朱熹对赵公高尚人格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评价,同时也表达了对赵公精神遗产的珍视与传承的愿望。

作者介绍
朱熹

朱熹
朝代:宋   字:元晦   号:晦庵   籍贯:云谷老   生辰: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

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
猜你喜欢

芗林五十咏·其十一兰畹

健碧缤缤叶,斑红浅浅芳。

幽香空自秘,风肯秘幽香。

(0)

忆王孙·其一春词

萋萋芳草忆王孙,柳外楼高空断魂,杜宇声声不忍闻。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

(0)

念奴娇

素光练净,映秋山、隐隐修眉横绿。

鳷鹊楼高天似水,碧瓦寒生银粟。

千丈斜晖,奔云涌雾,飞过卢仝屋。

更无尘气,满庭风碎梧竹。

谁念鹤发仙翁,当年曾共赏,紫岩飞瀑。

对影三人聊痛饮,一洗离愁千斛。

斗转参横,翩然归去,万里骑黄鹄。

满川霜晓,叫云吹断横玉。

(0)

疏梅

瘦削丰姿淡伫妆,三三两两立冰霜。

春风只爱私红紫,可是梅花欠主张。

(0)

西园十咏·其一西楼

信美他乡地,登临有故楼。

清风破大暑,明月转高秋。

朝暮岷山秀,东西锦水流。

宾朋逢好景,把酒为迟留。

(0)

沁园春·其六寿

玉带金鱼,绿鬓朱颜,神仙画图。

把擎天柱石,空留绿野,济川舟楫,闲舣西湖。

天欲安刘,公归重赵,许大元勋谁得如。

平章处,看人如伊吕,世似唐虞。不须别样规模。

但收揽人才多用儒。

况自昔军中,胆能寒虏,而今胸次,气欲吞胡。

紫府真人,黑头元宰,收敛神功寂似无。

归来好,正芝香枣熟,鹤瘦松臞。

(0)
诗词分类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诗人
哥舒翰 冯小青 葛洪 王赞 韩熙载 田为 苏易简 毌丘俭 朱高炽 李宗谔 宋璟 刘采春 孙皓 徐绍桢 黄大临 龚用卿 丘丹 吕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