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牒适荆土,倦游滞京畿。
谋生苦拙讷,事与心恒违。
朋俦一疏阔,山川复间之。
昔问旷莫达,何为遽来斯。
世故有变迁,岁月成推移。
颜藻减丹渥,衣尘化为缁。
稍欣披云雾,复睹联珠玑。
意惬苦不早,情深发弥迟。
夕语厌促漏,晨游恐斜晖。
论旧已慨叹,况乃重乖离。
春草满南浦,时花匝郊圻。
乖人无为欢,感物悲路岐。
昔别已三载,重来复何时。
幸兹书轨同,远迩无不宜。
逸足志四海,羁禽恋故枝。
言念属繁翰,聊以叙所思。
随牒适荆土,倦游滞京畿。
谋生苦拙讷,事与心恒违。
朋俦一疏阔,山川复间之。
昔问旷莫达,何为遽来斯。
世故有变迁,岁月成推移。
颜藻减丹渥,衣尘化为缁。
稍欣披云雾,复睹联珠玑。
意惬苦不早,情深发弥迟。
夕语厌促漏,晨游恐斜晖。
论旧已慨叹,况乃重乖离。
春草满南浦,时花匝郊圻。
乖人无为欢,感物悲路岐。
昔别已三载,重来复何时。
幸兹书轨同,远迩无不宜。
逸足志四海,羁禽恋故枝。
言念属繁翰,聊以叙所思。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刘仔肩写给即将返回荆南的友人张时敬的赠别之作。诗中充满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首句“随牒适荆土,倦游滞京畿”,诗人描述了自己因公事而前往荆土,却在京城滞留,表达了旅途劳顿和对公务的无奈。接着,“谋生苦拙讷,事与心恒违”两句,道出了诗人面对生活和工作的困扰,感到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差距。
“朋俦一疏阔,山川复间之”表现了诗人与朋友的疏远以及自然环境的阻隔,使得情感交流变得困难。“昔问旷莫达,何为遽来斯”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突然来访的惊讶和不解。
“世故有变迁,岁月成推移”揭示了世事无常,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接下来,“颜藻减丹渥,衣尘化为缁”描绘了诗人容颜衰老,衣物染上尘埃,形象地展现了岁月的无情。
“稍欣披云雾,复睹联珠玑”表达了诗人暂时摆脱烦恼,重新见到美好事物的喜悦。“意惬苦不早,情深发弥迟”则抒发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渴望和情感表达的迟缓。
“夕语厌促漏,晨游恐斜晖”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相聚时的不舍和对时间流逝的担忧。“论旧已慨叹,况乃重乖离”表达了对过去回忆的感慨和对再次分别的伤感。
“春草满南浦,时花匝郊圻”描绘了春天的美景,象征着生机与希望。“乖人无为欢,感物悲路岐”表达了诗人面对美景时内心的矛盾,既感到欢愉又因离别而悲伤。
最后,“昔别已三载,重来复何时”感叹了与友人分别已久,再次相聚的不确定性。“幸兹书轨同,远迩无不宜”表达了诗人对通信工具的感激,认为它们能缩短距离,增进友谊。“逸足志四海,羁禽恋故枝”运用比喻,表达了诗人虽有远大志向,但内心仍怀念故乡。“言念属繁翰,聊以叙所思”则是诗人通过文字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友情的深情厚谊,也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生活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期待。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同时也反映了个人在社会变迁中的感受和思考。
佳话登科小。羡少年、洞房花烛,帐前欢笑。
草草良缘多成恶,郎性侬心未晓。
最难得、相当才调。
叶底双虫喁喁语,吐春丝、谱绣鸳鸯料。
红线系,三年了。西溪模范从来好。
碗齐眉、相庄授受,伯鸾德曜。
仁学讱言惟山乐,寿与乔松共老。
旁莫妒、双栖文鸟。
两处相思今朝诉,嘱东明、漫许鸡人报。
恩共爱,两心照。
疏影黄昏。老去东邻。惜花来此问花神。
前生绿萼,今谪红尘。得几多愁,几多怨,几多嗔。
铁骨香魂。慧业灵根。寂无言语对游人。
枝头落月,世外浮云。任铅华改,物华变,岁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