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翠碧》
《翠碧》全文
宋 / 朱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长桥画柱照清沦,俯见游鯈不可缗。

山影半溪丛筱密,谁知翠碧解藏身。

(0)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朱松所作,名为《翠碧》。诗中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生机。

首句“长桥画柱照清沦”,以长桥和画柱为背景,映照在清澈的水面,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富有艺术感的画面。这里的“清沦”指的是清澈的水流,通过“照”字,将长桥和画柱的倒影清晰地投射在水面上,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享受。

接着,“俯见游鯈不可缗”一句,转而描写水中的景象。诗人俯瞰水面,看到游动的鱼儿,但又强调这些鱼儿难以捕捉,暗示了自然界的自由与生命的活力。这里运用了“不可缗”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鱼儿在水中灵活游动的状态,同时也暗含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后两句“山影半溪丛筱密,谁知翠碧解藏身”,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的深度和广度。山影在溪流中若隐若现,与周围的竹林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幽深的山水图景。这里的“丛筱”指的是密集生长的竹子,它们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也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生命力。“谁知翠碧解藏身”则巧妙地将翠绿的竹林比作隐藏的翠碧,既赞美了竹林的美丽,也寓意着自然界的奥秘与神秘。

整首诗通过对长桥、流水、游鱼、山影、竹林等自然元素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自由的向往。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富有诗意,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景观的独特审美情趣。

作者介绍
朱松

朱松
朝代:宋

朱松(1097一1143)字乔年,号韦斋,朱熹之父,祖籍徐州府萧县人,宋绍圣四年生于徽州婺源(江西婺源),宋绍兴十三年卒于建州城南环溪,葬于崇安五夫里,享年四十六。宋重和元年戊戌登进士,宋宣和年间为福建政和县尉,侨寓建阳(今属福建)崇安,后徙考亭。历任著作郎、吏部郎等职,世称吏部郎府君,赠通议大夫,封粤国公,谥献靖祀入圣庙。后因极力反对权相秦桧议和,贬任江西饶州知州(治今鄱阳),未至任病逝。
猜你喜欢

会稽南镇庙

巨镇东南表海邦,玉书金简昔人藏。

云从禹会奔侯国,星列周官奠职方。

已祝洪釐尊社稷,更磨贞勒写文章。

幅员今已同王制,敕使年年摄荐璋。

(0)

感事

忽得西军报,惊闻气怆然。

鼓声沉白日,旗影落青天。

愤切居妨食,愁深起辍眠。

王师宜壮直,即听凯歌旋。

(0)

题天湖庵

交柯梦四荣,禽鸟集芳树。

沿溪俯清泠,濯足脱尘屦。

冲襟非慕禅,将以澹浮虑。

道人下修廊,迎客吃茶去。

(0)

赠谭海阳祈雨有感

东南夏旱天所恻,岂为凶年惜甘泽。

南云老守叩天公,欲使疲民解饥色。

紫麟拔秀神所都,中有海阳老人之仙宅。

海阳一生诗酒肠,藉以曲蘖和天浆。

三更掷笔走风雨,鼻息无声雷殷床。

蛟龙入袖谁敢索,但见绕屋飞琳琅。

天明钟动官长集,雪浪翻空泥一尺。

海阳熟睡都不知,清梦正到华胥时。

夜来好雨百事足,稻花吹香稻苗绿。

(0)

奉和赵秋巘闰七夕乐章

翠凤毵毵刷新羽,一霎香车洗尘宇。

秋瓜老尽画屏空,小扇无人拜星渚。

武丁去作宫门仙,昨暮重开青琐烟。

长河十日一到海,三叠回波金碧鲜。

刚风汹涌太古裂,天上至尊宁晏眠。

六龙西行鼓声急,芙蓉捲露旌旗湿。

今年乌鹊最辛勤,秃尾爬沙向龙泣。

祇忧帝怒星为石,八极长悬曙光赤。

鹊飞入海海未回,化石相望见何日。

(0)

次韵西湖竹枝词·其三

钱唐潮来两岸平,钱唐潮归江月明。

钱唐女子新楼阁,夜半吹箫鸾凤鸣。

(0)
诗词分类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诗人
张正元 何去非 张公乂 方琬 李文藻 莲花妓 陈大受 许孟容 刘光谦 洪兴祖 彭泰翁 钟谟 洪子舆 徐商 甄后 吴隐之 李勋 左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