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别谭见日山人·其二》
《赠别谭见日山人·其二》全文
明 / 叶春及   形式: 古风

苦辛谁念之,短褐信细微。

先民询刍荛,此道久吾欺。

白日岂不光,仰视浮云驰。

风霜日侵蚀,衾被寒共持。

朝饮同荆轲,暮宿高渐离。

弦促和益寡,无乃郢曲非。

忉怛亦何为,恻恻临路岐。

(0)
鉴赏

这首诗《赠别谭见日山人(其二)》由明代诗人叶春及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与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以及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

首句“苦辛谁念之”,直接点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朋友谭见日山人经历的艰辛生活的深切关怀与同情。接着,“短褐信细微”一句,以朴素的衣着象征平凡的生活,暗示了谭见日山人虽处低微却坚韧不拔的精神面貌。

“先民询刍荛,此道久吾欺”两句,借古喻今,表达了对社会公正与人性关怀的呼唤,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不公的无奈与愤慨。

“白日岂不光,仰视浮云驰”形象地描绘了人生的起伏不定,阳光虽明亮,但浮云遮蔽,象征着命运的不可预测与变幻莫测。

“风霜日侵蚀,衾被寒共持”则进一步揭示了生活的艰难与困苦,风霜比喻人生的磨难,衾被寒共持则表现了在逆境中相互扶持的情谊。

“朝饮同荆轲,暮宿高渐离”引用历史人物荆轲与高渐离的故事,寓意与朋友共患难,即使生活艰苦,也能找到心灵的慰藉与共鸣。

“弦促和益寡,无乃郢曲非”通过音乐的比喻,表达了友情的珍贵与稀少,如同郢曲般高雅而难得。

最后,“忉怛亦何为,恻恻临路岐”表达了对朋友未来的担忧与关切,同时流露出对人生道路选择的深思,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对人生哲理的探索。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丰富的意象与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朋友深情厚谊的赞美,以及对人生境遇深刻思考的表达,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作者介绍

叶春及
朝代:明   字:化甫   籍贯:浙江归安   生辰:1532—1595

叶春及,[明](公元1532年至1595年)字化甫,号石洞,明代广东惠州归善县人。生于明世宗嘉靖十一年,卒于神宗万历二十三年,年六十四岁。“刚方廉介,学行表表”,一生上疏甚多,《广东文征》收其奏疏四篇。著述甚丰,有《絅斋集》、《肇庆志》、《顺德志》、《永安志》、《惠安志》。亦为西湖、罗浮山留下很多题记,其中尤为出名的是罗浮山石洞山房的《逃庵记》摩崖石刻。
猜你喜欢

闲行

春风入小畦,数日绿阴齐。

把酒寻花饮,将诗就壁题。

鹅儿唼嫩草,燕子集新泥。

望见垂杨好,闲行过水西。

(0)

清平乐

方池小小。风摺玻璃皱。数朵荷花开更好。

把住薰风一笑。芳容淡注胭脂。亭亭翠叶相依。

只欠一双鸂鶒,便如画底屏帷。

(0)

谢王洪伯惠酒炭米五首·其四

风雪太清白,顾怀似斯人。

超然万松表,一洗肝胆新。

(0)

忆乡歌四首·其四

塞北寒气逼,对火拥氍毹。

犹忆侬家里,蓬头两夹襦。

(0)

沁园春·其三用定轩雨馀有感韵写山中之趣

一雨霈然,六合全清,空无点埃。

喜秋容新沐,为谁媚妩,凉蟾留照,正尔徘徊。

蜡屐清游,渔蓑淡话,富贵于予何有哉。

双溪上,总旧盟鸥鹭,来往无猜。烟霞竹石松梅。

更无数幽花陆续开。

渐黄鸡啄黍,肥堪一箸,浮蛆拍瓮,美可三杯。

儿解应门,翁方索句,俗客来时莫放来。

青山好,尽从今日日,闼不妨排。

(0)

虞美人·其二

芳菲不是浑无据。只是春收取。都将酝造晚风光。

百尺瑶台、吹下半天香。多愁多病疏慵意。

也被香扶起。微吟小酌送花飞。

更拚小屏幽梦、到开时。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陈省华 曹粹中 陈瑄 许尧佐 林披 徐琦 查文徽 毛泽东 鲁迅 杜秋娘 周恩来 钱钟书 老舍 顾随 沈祖棻 北朝民歌 唐玄宗 南朝民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