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地暖少严风,九月炎凉正得中。
溪上玉楼楼上月,清光合作水晶宫。
江南地暖少严风,九月炎凉正得中。
溪上玉楼楼上月,清光合作水晶宫。
这首诗描绘了江南温暖之地的独特景象,以“吴兴明月楼”为背景,展现了九月时节温凉适宜的气候特点。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自然与建筑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首句“江南地暖少严风”,开篇即点明了江南地区温暖湿润的地理环境,与北方的寒冷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这里四季如春的宜人气候。接着,“九月炎凉正得中”一句,进一步描绘了九月时节江南特有的温凉气候,既不过分炎热也不过于寒冷,恰到好处,给人以舒适的感受。
“溪上玉楼楼上月,清光合作水晶宫”则是全诗的精华所在。诗人运用比喻和想象,将明月映照下的溪边玉楼比作晶莹剔透的水晶宫殿,不仅形象地描绘了月光下楼阁的美丽景象,也赋予了这一场景以神话般的神秘色彩。月光如同清澈的水流,静静地流淌在玉楼之上,与楼内的灯光相互辉映,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氛围,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整首诗通过对江南九月夜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和赞美之情,同时也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生活情趣的追求和对美好事物的敏感捕捉。
津北津南擂巡鼓,三两残鸦不成伍。
鸦背霏霏过山雨,山翠荒寒弄秋妩。
水平天旷无客帆,戍旗微赭云微蓝。
海东早月横疏柳,如此关河柳未堪。
我舟窄篷如矮檐,斜钩一尺芦花帘。
拂帘袂影柳同瘦,那有心情歌采藫?
几声暗角远潮送,千里空江独梦淹。
昔年美人卖春酒,青蛤红鲻媵初韭。
市垣蘼芜黄可怜,乞妇当门坐烹狗。
我行迢递东入河,剩树明花吹晚波。
凉光阔甚知何著,四溆烟声断蟀多。
尔为官家儿,而何破絮无完衣,肤焦骨耸同饿鸡。
当时见尔城南嬉,桃花贴肩纤鹂飞,妙童挟弹行相随。
七尺青鬃骊,尔今胡不骑,尔来道旁踯躅知何为?
尔父不来作官守,道旁黄金非尔有。
尔父无恙今犹存,胡为尔止无屋归无门,使尔飘作他乡魂。
骄风渐催夕,各苦衣裳单。
过天千鸟飞,尽向西南山。
计里问舟子,低首愁瀰漫。
鼓楫腹久枵,筋力疲与残。
脱钱叩村店,市饼慰其餐。
远烟出篝火,木末沈遥峦。
深凉切肤体,噤齿忍已难。
舷窄遮无篷,肩背同簇攒。
好争逆水流,为我兼程殚。
夹溆芦叶丛,渔歌自閒閒。
岂其江湖中,渟止无愁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