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四桥边,玉钩斜畔,江梅开早。
秀结兰闺,扫眉才子,颂就椒花好。
宣文纱幔,令晖香茗,此日彩鸾名噪。
泛江湖、青帘白舫,领袖香奁人老。
中郎有女,二乔得配,仙令结缡双妙。
大茂山灵,都经游屧,十样笺频草。
嘉平设帨,清宵丝竹,春入妆楼寒峭。
问筵上、麻姑擗酺,有无鸟爪。
廿四桥边,玉钩斜畔,江梅开早。
秀结兰闺,扫眉才子,颂就椒花好。
宣文纱幔,令晖香茗,此日彩鸾名噪。
泛江湖、青帘白舫,领袖香奁人老。
中郎有女,二乔得配,仙令结缡双妙。
大茂山灵,都经游屧,十样笺频草。
嘉平设帨,清宵丝竹,春入妆楼寒峭。
问筵上、麻姑擗酺,有无鸟爪。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早春景象,以“廿四桥边,玉钩斜畔”起笔,展现出二十四桥的优美环境和江边梅花的早开,富有诗意。接下来,词人赞美了才情出众的女子,她们如同椒花般美丽,受到赞誉。在华丽的宣文纱幔和香气四溢的令晖香茗中,这些女子在诗词歌赋中名声鹊起。
词中提到“泛江湖、青帘白舫”,暗示了她们在文人雅集中引领风骚,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佼佼者已步入老年。接着,词人提及卞母吴岩子的女儿们,如同三国时期的二乔般匹配,与仙令结为佳侣,显示出家族的荣耀。她们频繁书写诗篇,才华横溢,家中书香气息浓厚。
在节日庆典上,女儿们接受祝福,丝竹声中春意渐浓,尽管夜晚寒气袭人,但并未减损她们的青春活力。最后,词人以宴会上的典故询问是否有如麻姑那样的长寿之兆,寓意对卞母健康长寿的祝愿。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才女的生活场景,表达了对卞母及家族女性的赞美和祝福,展现了明末清初文人士大夫对女性才情的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