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晚步》
《晚步》全文
明 / 李时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晚步荒村外,桥通古岸斜。

数声牛背笛,几片日边霞。

云暗归鸦树,潮回落雁沙。

隔江人语乱,灯火见渔家。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傍晚时分漫步于荒村之外的宁静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

首联“晚步荒村外,桥通古岸斜”,开篇即点明时间与地点,傍晚时分,诗人独自漫步在荒村之外,一座古老的桥梁连接着两岸,桥身倾斜,仿佛与时间一同沉淀着历史的痕迹。这里运用了“荒村”、“古岸”这样的词汇,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古朴静谧的氛围。

颔联“数声牛背笛,几片日边霞”,进一步描绘了乡村生活的生动画面。远处传来几声悠扬的牛笛声,那是牧童归家的信号,与夕阳西下时天空中飘散的几抹绚烂霞光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温馨而富有诗意的画面。笛声与霞光,一动一静,相互衬托,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颈联“云暗归鸦树,潮回落雁沙”,转而描写天空与江面的变化。乌云密布,归巢的乌鸦栖息在树上,预示着夜幕即将降临;江潮退去,大雁南飞,留下一片沙滩,暗示着季节的更迭与自然界的循环往复。这一联通过乌鸦、潮水、大雁等意象,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命力与动态美。

尾联“隔江人语乱,灯火见渔家”,将视线转向对岸,人声嘈杂,似乎在讲述着各自的故事,而渔家的灯火则温暖而宁静,照亮了夜晚的江面。这一联通过对比,突出了人声的喧闹与渔家灯火的宁静,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多元与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晚步为线索,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景物描写,展现了乡村傍晚的独特魅力,既有自然景观的壮丽,也有生活场景的温馨,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情感色彩。

作者介绍

李时行
朝代:明

明广州府番禺人,字少偕。嘉靖二十年进士。知嘉兴县,迁南京兵部车驾主事,坐事罢,遍游吴越、齐鲁名山。有《驾部集》。
猜你喜欢

次卷中自题诗韵,再纪四绝·其四

新筑山庵瞰惠泉,双图留镇似当年。

竹炉虽坏僧房在,落日听松漫惘然。

(0)

澳门杂诗·其十四

银牌高署市门东,百万居然一掷中。

谁向风尘劳物色?博徒从古有英雄。

(0)

宫词·其一

到面东风只自知,燕花牌子手中持。

椒房领得金龙纸,敕写先皇御制诗。

(0)

和竹斋主人

娇莺啼上绿杨枝,閒傍妆台瘦不支。

半榻诗书常乱叠,一楼风雨最相思。

瑶琴空抚思归操,黄绢慵赓绝妙词。

鸿雁在云鱼在水,更谁传讯到天涯。

(0)

西陵十首·其一

西泠月照紫兰丛,杨柳丝多待好风。

小苑有香皆冉冉,新花无梦不濛濛。

金吹油壁朝来见,玉作灵衣夜半缝。

一树红梨更惆怅,分明遮向画楼中。

(0)

五月七日母命出城避贼

老母传示纸三寸,欹侧澹墨十数言。

谓闻尔日贼促战,千家万家人出门。

尔独何为恋虎口,六世名族惟尔存。

身是妇人当死耳,此时言义休言恩。

尔去将情告诸帅,况尔有口兵能论。

背人读罢火其纸,才欲痛哭声先吞。

中夜起坐不能寐,十指尽秃余咬痕。

在家何曾得见母,母教诚是儿智昏。

宿将南来过两月,胡至今日军犹屯。

或者条侯太持重,不识此贼原游魂。

傥以里言走相告,未必幕府如帝阍。

藉手庶几万分一,还我甘旨鸡与豚。

甘作罪人背母去,廿金馈贼吾其奔。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诗人
潘良贵 刘彻 王鼎 冯惟讷 程元凤 孙绰 顾景星 丘为 阴铿 高蟾 韩亿 鱼玄机 魏收 孟昶 刘辩 黄爵滋 何基 王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