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五月七日母命出城避贼》
《五月七日母命出城避贼》全文
清 / 金和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老母传示纸三寸,欹侧澹墨十数言。

谓闻尔日贼促战,千家万家人出门。

尔独何为恋虎口,六世名族惟尔存。

身是妇人当死耳,此时言义休言恩。

尔去将情告诸帅,况尔有口兵能论。

背人读罢火其纸,才欲痛哭声先吞。

中夜起坐不能寐,十指尽秃余咬痕。

在家何曾得见母,母教诚是儿智昏。

宿将南来过两月,胡至今日军犹屯。

或者条侯太持重,不识此贼原游魂。

傥以里言走相告,未必幕府如帝阍。

藉手庶几万分一,还我甘旨鸡与豚。

甘作罪人背母去,廿金馈贼吾其奔。

(0)
鉴赏

这首清代金和的《五月七日母命出城避贼》描绘了一位母亲在战乱时期对儿子的深沉叮嘱和期待。诗中的母亲虽然年迈,但关心国事,深知战局紧迫,她强忍悲痛,以寥寥数语传达了对儿子的担忧:贼寇逼迫,众人外出避难,而儿子却不愿离开("尔独何为恋虎口")。她强调身为女子虽应准备牺牲,但在危急时刻,儿子应以国家大义为重,向将领表达自己的观点("言义休言恩")。

母亲鼓励儿子勇敢面对,告知他即使身处困境,也要坚持沟通("尔去将情告诸帅"),并暗示可能的军事策略("况尔有口兵能论")。读完信后,母亲焚烧了信件,内心悲痛难以言表("火其纸,痛哭声先吞"),夜不能寐,甚至手指因焦虑而留下咬痕。她自责未能亲眼见到儿子,认为自己教育不当("母教诚是儿智昏")。

诗中提到的"宿将南来过两月,胡至今日军犹屯",反映出战事拖延,将领可能过于谨慎("太持重"),未能迅速击退敌军。母亲希望儿子如果能将民间疾苦上报,或许能对决策有所影响("傥以里言走相告"),哪怕只是万分之一的机会,她只求儿子平安归来,共享家常之乐("还我甘旨鸡与豚")。

最后,母亲表示愿意独自承担罪名,让儿子去投奔军队,以求生存("甘作罪人背母去,廿金馈贼吾其奔")。整首诗情感深沉,展现了母爱的伟大和战争背景下家庭的离散与无奈。

作者介绍

金和
朝代:清

金和,字弓叔,一字亚匏,上元人。贡生。有《来云阁诗稿》。
猜你喜欢

仙迹岩题诗二十三首·其十三叶天师书楼

巍然垂象隐精思,著述丹书与世违。

真得紫文无上道,业成遗迹是题诗。

(0)

五郊乐章.青帝角音

鹤云旦起,鸟星昏集。律候新风,阳开初蛰。

至德可飨,行潦斯挹。锡以无疆,烝人乃粒。

(0)

屯田词

春来耕田遍沙碛,老稚欣欣种禾麦。

麦苗渐长天苦晴,土乾确确锄不得。

新禾未熟飞蝗至,青苗食尽馀枯茎。

捕蝗归来守空屋,囊无寸帛瓶无粟。

十月移屯来向城,官教去伐南山木。

驱牛驾车入山去,霜重草枯牛冻死。

艰辛历尽谁得知,望断天南泪如雨。

(0)

送僧南归

兵尘犹澒洞,僧舍亦徵求。

师向江南去,予方毂下留。

风霜两足白,宇宙一身浮。

归及梅花发,题诗寄陇头。

(0)

禁火

日日冒烟尘,忽忽禁火辰。

塞榆关水湿,边草贼回春。

岁月伤风迈,疮痍念苦辛。

沙中看白骨,肠断故乡人。

(0)

留题

茶兴复诗心,一瓯还一吟。

压春甘蔗冷,喧雨荔枝深。

骤去无遗恨,幽栖已遍寻。

峨眉不可到,高处望千岑。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纪昀 范浚 郝经 鲍溶 吴均 黎廷瑞 杨无咎 白朴 周伦 李益 李贽 刘永济 张居正 阮籍 罗邺 刘学箕 袁枚 汪懋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