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僧南归》
《送僧南归》全文
明 / 张以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兵尘犹澒洞,僧舍亦徵求。

师向江南去,予方毂下留。

风霜两足白,宇宙一身浮。

归及梅花发,题诗寄陇头。

(0)
注释
兵尘:战乱的尘土。
犹:仍然。
澒洞:弥漫。
僧舍:寺庙。
徵求:征用。
师:师父。
江南:江南地区。
予:我。
毂下:京城。
风霜:风霜劳苦。
两足白:双脚因劳苦而变白。
宇宙:世间。
一身浮:独自漂泊。
归:返回。
及:等到。
梅花发:梅花开放。
题诗:写诗。
陇头:远方,这里指目的地。
翻译
战乱的尘土还弥漫着,连寺庙也受到征用。
师父你将前往江南,我却留在京城之中。
历经风霜,双脚已白,我如同孤舟在世间漂泊。
待到梅花开放时,我将写下诗篇,寄给远方的你。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 送别 的场景,诗人在此背景下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自己内心的孤独感受。开篇“兵尘犹澒洞,僧舍亦徵求”两句,通过战争的尘埃尚未散去,以及寺庙也在寻求帮助的情形,勾勒出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在这样的环境中,僧人的南行和诗人自己的留守形成了鲜明对比。

“师向江南去,予方毂下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南归的无奈和自己不得不留下的哀愁。"风霜两足白"则形象地描绘出岁月在诗人身上留下的痕迹,而“宇宙一身浮”更是深化了这种漂泊感,宇宙之广大与个人之渺小形成强烈对比。

诗的最后“归及梅花发,题诗寄陇头”两句,是诗人在朋友归去时,通过题诗寄往边塞(陇头),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以及希望通过诗歌传递自己的情感。梅花在这里不仅是季节的标志,也象征着坚贞和高洁,诗人通过这种方式抒发自己的情怀。

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以及对友谊的珍视。

作者介绍

张以宁
朝代:明

(1301—1370)元明间福建古田人,字志道,学者称翠屏先生。元泰定中,以《春秋》举进士,由黄岩判官进六合知县,坐事免官,滞留江淮十年。后官至翰林侍读学士。明师克元都,复授侍讲学士。洪武三年出使安南,死于返程途中。有《春王正月考》、《翠屏集》。 
猜你喜欢

亭菊·其五

迢迢我思,远莫致之。三闾餐英,宏放厥词。

卜居之什,其心孔悲。柴桑三径,作德是宜。

允矣君子,百世之师。

(0)

午日石岐海观竞渡

衡波急桨赋蘼芜,谁似怀沙屈左徒。

续命旧颁朱彩缕,辟兵犹佩赤灵符。

天中节序时方豫,海上风烟兴不孤。

楚舞巴歌纷屡进,浮湘西忆洞庭湖。

(0)

元夕同林太史诸公饮苏叔大玄畅堂

华灯光照绿窗纱,丛竹荧荧一径斜。

南陌骖驔云似锦,东风潋滟玉为花。

留人煮茗分双井,爱客觞醪醉九霞。

谁料西堂今夜月,共来青琐旧臣家。

(0)

新宁饮张明府县斋

远游何处寄行踪,越绝天南几百峰。

官暇弹琴逢单父,客来停骑似临邛。

清香燕寝秋悬榻,明月严城夜听钟。

为政风流谁可比,尊前山更照芙蓉。

(0)

答朱孔阳

露色秋偏晚,菰芦十里溪。

书来横浦北,梦去大江西。

阳夏君犹谢,谯中我似嵇。

衰迟仍简懒,解报八行题。

(0)

十五夜同潘子朋梁丙孺朱季美集苏叔大宅雨中观灯得陵字

苏端今爱客,促骑兴堪乘。

海国三城雨,春筵百子灯。

锦攒花似洛,觞急酒如渑。

谁信清平曲,歌钟过五陵。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杜濬 毕构 班超 杨朱 张爱玲 石评梅 卜商 言偃 宰予 仲由 子贡 子有 仲弓 伯牛 闵子 蔡文姬 孟子 孔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