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芦之水四章》
《芦之水四章》全文
明 / 区大相   形式: 四言诗

芦之水,不容舠。炎夏仲月,火云熇熇。

我行无期,仆夫告劳。虽劳矣,我心则敖。

芦之水,不容苇。炎夏仲月,火云旆旆。

我行无极,仆夫告瘁。虽瘁矣,我心则惠。

奉命徂征,适彼王郊。王郊无毛,室家嗷嗷。

仆夫之劳,犹可敖也。室家嗷嗷,不可敖也。

奉命徂征,适彼王遂。王遂如燬,饥人如猬。

仆夫之瘁,犹可惠也。饥人如猬,不可惠也。

(0)
鉴赏

这首诗以芦之水为背景,描绘了夏日行旅的艰辛与内心的坚韧。诗人通过芦之水的不同状态,隐喻了旅途中的不同境遇和心境的变化。芦之水在诗中既是自然景观的描绘,也是情感与哲理的寄托。

首章“芦之水,不容舠”,以芦之水的狭窄比喻旅途的艰难,舟行受限,暗示行程的不易。接着“炎夏仲月,火云熇熇”描绘了夏日炎炎,烈日高照的景象,烘托出旅途的酷热与艰辛。“我行无期,仆夫告劳”表达了行旅的不确定性与仆人的辛劳,而“虽劳矣,我心则敖”则展现了诗人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与乐观态度。

第二章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芦之水,不容苇。炎夏仲月,火云旆旆”以芦苇的难以容身比喻旅途的更加艰难,同时“仆夫告瘁”表现了仆人的疲惫不堪,但“我心则惠”则强调了诗人对仆人的体恤与关怀。

后两章分别描述了前往王郊和王遂的旅程,王郊与王遂象征着目的地或理想之地,但“王郊无毛,室家嗷嗷”、“王遂如燬,饥人如猬”描绘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以及旅途中的困苦与挑战。尽管仆人因劳累而疲惫,甚至因饥饿而困苦,但诗人的内心依然保持着坚韧与同情,体现了其高尚的人格与道德情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芦之水的意象,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人物情感、旅途艰辛与内心坚韧相结合,展现了诗人面对困难时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同时也反映了对仆人辛劳的体恤与对困境中人的同情之心。

作者介绍
区大相

区大相
朝代:明

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猜你喜欢

和用之题剡雪·其二

两岸青山一水流,蓑衣不著雪为裘。

安道只应深树里,青山不见便回舟。

(0)

十一月初三日插梅花古罍洗中因成四绝·其三

雪中点缀精神好,月下横陈骨格真。

更有风烟生别恨,隔帘遥望李夫人。

(0)

游承天望广德湖

桃源二月春风起,是处秾华有桃李。

调笑闻声不见人,游人只在华山里。

华山逋客来何迟,隐隐茶林隔烟水。

满眼相思寄碧云,独立城南望山觜。

(0)

寄台州使君五首·其二

使君家是八仙家,不负黄菁与紫霞。

麦陇儿童行竹马,月楼鼓角度梅花。

彩笺吟就云初合,玉局棋残月半斜。

闻说握兰消息近,星郎昨夜倍光华。

(0)

和马粹老四明杂诗聊纪里俗耳十首·其五

巷陌随桥曲,闾阎占水穷。

郡楼孤岭对,市港两潮通。

春暖鸡鸣岙,秋寒鸭信风。

家家人富足,击壤与吾同。

(0)

梦觉

梦觉还寻梦,胚胎一想中。

失身邯郸枕,得意大槐宫。

周在蝶何在,蕉空鹿亦空。

自怜心未静,起坐究幡风。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顾众 司马承祯 许稷 何焯 谢混 鸠罗摩什 可朋 金俊明 陈文述 贺兰进明 虞仲文 舒元舆 焦循 刘定之 李从善 嵇璜 鲍令晖 李元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