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被清吟兴不穷,地炉烟暖火初红。
移舟访戴心应懒,入蔡平淮梦已空。
柳絮影高迷夜月,琪花香减怨春风。
鬓毛如猬蓬窗下,僵卧谁能识此翁。
拥被清吟兴不穷,地炉烟暖火初红。
移舟访戴心应懒,入蔡平淮梦已空。
柳絮影高迷夜月,琪花香减怨春风。
鬓毛如猬蓬窗下,僵卧谁能识此翁。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冬夜拥被独坐,清吟不止的场景,地炉中的炭火微红,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温暖的氛围。他似乎有意避开访友的俗务,心境懒散,连想象中的壮志豪情也已消散。月色下柳絮飘摇,如梦似幻,而春风拂过,琪花香气减弱,更添几分落寞与哀怨。诗人的鬓发蓬乱,如同刺猬般丛生,独自在窗下枯坐,显得衰老疲倦。他以自我调侃的方式表达,即使这样困顿,又有谁能真正理解这位老翁的心境呢?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山因先师成令名,人心仰止悬青冥。
文侯北面款山扃,石室至今犹南倾。
直松万林天籁声,长材大栋资连甍。
溪泉四出照骨清,润物功溥民罔争。
朝兮新云泽根茎,暮兮和风发勾萌。
山川气禀天地英,民何知为夫子灵。
魏最称治由师经,晋俗自是多诸生。
时尚辞华取未精,皓首学行徒修明。
非无神降弼王庭,国朝当议平文衡。
斯文未丧吾道亨,商之传授今可行。
赤气排空势且然,簿书何急又堆前。
忽来疏雨微云句,置以清冰寒露边。
想见坐中皆玉雪,更知眼界足风烟。
虽然此乐宜输我,公等谈经合细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