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宋校书赴宣州幕》
《送宋校书赴宣州幕》全文
唐 / 卢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南想宣城郡,清江野戍闲。

艨艟高映浦,睥睨曲随山。

名寄图书内,威生将吏间。

春行板桥暮,应伴庾公还。

(0)
翻译
向南遥想宣城郡,清澈的江水旁荒野的城堡闲置着。
巨大的战船在水边高高耸立,仿佛傲视着蜿蜒曲折的山脉。
威名在文书中流传,也在将士们之间生发。
春日黄昏行走在板桥上,料想他应如庾公般归去。
注释
南:指方向,南方。
宣城郡:古代的一个地名,今属安徽省。
清江:清澈的江水。
野戍:荒野中的城堡或哨所。
艨艟:古代的一种大型战船。
浦:江边,河边。
睥睨:傲视,俯瞰。
曲随山:山脉蜿蜒曲折。
名寄图书:名声记载在书籍中。
将吏:将领和官吏。
暮:傍晚。
庾公:指庾亮,东晋时期的重要人物,曾镇守宣城。
还:返回,归来。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卢纶的作品,名为《送宋校书赴宣州幕》。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和依依惜别之情。

“南想宣城郡,清江野戍闲。” 这两句描绘了朋友将要前往的宣城郡的美丽景色,以及那里宁静而又略显寂寞的边塞生活。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艨艟高映浦,睥睥曲随山。” 这两句则进一步渲染了宣城郡的壮丽风光,以及那里的船只和山势。诗人通过景物的描写,传达了一种超越现实的美好憧憬。

“名寄图书内,威生将吏间。” 这两句表明宋校书不仅在文学上有所成就,而且在官场中也颇具声望。诗人通过对朋友功名和威望的赞誉,表现了对其事业的期许。

“春行板桥暮,应伴庾公还。” 最后两句则描绘了一幅春日夕阳下的送别图景,表达了诗人希望自己能与朋友共度美好时光的心愿。这里的“庾公”通常指的是唐代文学家庾信,这里被用来比喻宋校书的文学才华。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对宣城郡自然景观和友人功业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离别的不舍和美好的祝愿。

作者介绍
卢纶

卢纶
朝代:唐   字:允言   籍贯:河中蒲州(今山西永济县)   生辰:739年—799年

卢纶(739-799年),字允言,今保定涿州市卢家场村人。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唐玄宗天宝末年举进士,遇乱不第;唐代宗朝又应举,屡试不第。大历六年,经宰相元载举荐,授阌乡尉;后由宰相王缙荐为集贤学士,秘书省校书郎,升监察御史。出为陕州户曹、河南密县令。之后元载、王缙获罪,遭到牵连。唐德宗朝,复为昭应县令,出任河中元帅浑瑊府判官,官至检校户部郎中。不久去世。著有《卢户部诗集》。
猜你喜欢

亮公房雨后

夕宿钿林院,萧萧竹树分。

风雷回骤雨,星月度微云。

妄色空中灭,名香静处闻。

早知禅可托,末忍去人群。

(0)

清浪

驻旌清浪卫,半日费攀跻。

窗迥开千嶂,城高控九溪。

征徭无楚户,耕种有蛮妻。

愁问滇南道,迢迢隔岭西。

(0)

修竹篇

君不见真翁堂下竹贯日,干云千尺高亭亭。

万木避霜色飒飒,空岩回翠涛平生。

直节本无偶,手栽琅玕种琼玖。

风月何曾忘此君,松梅况自称三友。

东曹郎君翁所奇,节概更与翁名齐。

神龙昔向沧波化,彩凤今从玉树栖。

高堂兹辰开寿箓,却洗金盘对春竹。

霓旌昼下仙人车,云管宵停嬴女曲。

翁家旧住上林西,托根白近蓬莱池。

雪崖冰柱映楼阁,雨露常沾万岁枝。

(0)

登山吟

风吹葛蔓石磊磊,萝薜摇烟映山鬼。

我行登山采石耳,长歌捎林暮风起。

君不见侍傍桃李飞如霰,青春已破白日晏。

万事尽付东流波,高飞且叹南来雁。

(0)

冬雨叹三首·其二

一冬枯槁雪不集,细雨冥冥高岸湿。

天边鸿雁安所归,岁晚蛟龙不得蛰。

昨闻汝北多死亡,横尸委骨官道傍。

我里四邻久已出,到今不知死何乡。

(0)

张良

子房号人杰,像貌非魁伟。

报韩志已成,翊汉功亦美。

出奇掉三寸,决胜在千里。

一遇黄石公,还从赤松子。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高翥 苏舜钦 谢朓 李端 黄道周 葛立方 康海 林景熙 寇准 厉鹗 陈基 陈文蔚 沈曾植 项鸿祚 石介 陈允平 马祖常 袁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