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想宣城郡,清江野戍闲。
艨艟高映浦,睥睨曲随山。
名寄图书内,威生将吏间。
春行板桥暮,应伴庾公还。
南想宣城郡,清江野戍闲。
艨艟高映浦,睥睨曲随山。
名寄图书内,威生将吏间。
春行板桥暮,应伴庾公还。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卢纶的作品,名为《送宋校书赴宣州幕》。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和依依惜别之情。
“南想宣城郡,清江野戍闲。” 这两句描绘了朋友将要前往的宣城郡的美丽景色,以及那里宁静而又略显寂寞的边塞生活。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艨艟高映浦,睥睥曲随山。” 这两句则进一步渲染了宣城郡的壮丽风光,以及那里的船只和山势。诗人通过景物的描写,传达了一种超越现实的美好憧憬。
“名寄图书内,威生将吏间。” 这两句表明宋校书不仅在文学上有所成就,而且在官场中也颇具声望。诗人通过对朋友功名和威望的赞誉,表现了对其事业的期许。
“春行板桥暮,应伴庾公还。” 最后两句则描绘了一幅春日夕阳下的送别图景,表达了诗人希望自己能与朋友共度美好时光的心愿。这里的“庾公”通常指的是唐代文学家庾信,这里被用来比喻宋校书的文学才华。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对宣城郡自然景观和友人功业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离别的不舍和美好的祝愿。
君不见真翁堂下竹贯日,干云千尺高亭亭。
万木避霜色飒飒,空岩回翠涛平生。
直节本无偶,手栽琅玕种琼玖。
风月何曾忘此君,松梅况自称三友。
东曹郎君翁所奇,节概更与翁名齐。
神龙昔向沧波化,彩凤今从玉树栖。
高堂兹辰开寿箓,却洗金盘对春竹。
霓旌昼下仙人车,云管宵停嬴女曲。
翁家旧住上林西,托根白近蓬莱池。
雪崖冰柱映楼阁,雨露常沾万岁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