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睡醒》
《睡醒》全文
清 / 陈宝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睡醒喧传赤白囊,高牙不换北窗凉。

频年医国真求艾,他日谈瀛早狧糠。

何苦晴雷惊燕雀,未堪晚照聒蜩螗。

病夫不是慵观弈,几道楸枰已尽忘。

(0)
鉴赏

这首诗名为《睡醒》,是清朝末年至近代初的陈宝琛所作。诗人以"睡醒"为题,通过描述自己醒来后的所见所感,展现了其独特的思想和心境。

首句"睡醒喧传赤白囊",形象地描绘了早晨醒来时外界的热闹景象,可能是家人或仆人通报着家事,或是街头巷尾的市井之声,以"赤白囊"暗指时事纷扰,寓意政治局势的动荡不安。

"高牙不换北窗凉",诗人借"高牙"象征权势,表示自己无意于官场的权位,更愿意在北窗下享受清静,暗示了他对仕途的淡泊态度。

"频年医国真求艾,他日谈瀛早狧糠",诗人以"医国"自比,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试图改革的决心,"狧糠"则比喻琐碎无用之事,表明他希望投身更有意义的工作。

"何苦晴雷惊燕雀,未堪晚照聒蜩螗",这里运用比喻,"晴雷"象征变革的力量,"燕雀"和"蜩螗"则代表小人和困境中的民众,诗人感叹变革带来的扰动,担心百姓受惊。

最后两句"病夫不是慵观弈,几道楸枰已尽忘",诗人自称"病夫",并非懒散,而是说自己专注于国家大事,连棋盘上的较量都忘记了,表达了他深沉的忧国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体现了陈宝琛作为清末知识分子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作者介绍
陈宝琛

陈宝琛
朝代:清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猜你喜欢

天童德大师火后妆五百罗汉画五十三参建净发库砌松行求纪其实二偈赠之·其二

剃得头光快活生,万松影里唱歌行。

脚头脚底通霄路,平处孤危险处平。

(0)

偈颂一百三十三首·其十四

指天指地,小儿子戏。无可慇勤,浇杓恶水。

(0)

炬长老请赞

刀不自截,水不自洗。我真我赞,成何道理。

请之既坚,却之不已。有一句子,玄沙道底。

(0)

偈颂一百三十三首·其二十一

棒喝齐施,雷奔电掣。本参事中,总没交涉。

没交涉,有来由,昨夜三更失却牛。

(0)

偈颂一百三十三首·其二十三

去却一,拈得七。通天大路,万重铁壁。

枫桥心肝五脏,一时剖出。臭骨头,信彩掷。

百千万种神通,只消道个不必。

(0)

偈颂一百三十三首·其二十九

秋风高,秋叶脱。乱走衲僧,天涯海角。

(0)
诗词分类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诗人
王鼎 冯惟讷 程元凤 孙绰 顾景星 丘为 阴铿 高蟾 韩亿 鱼玄机 魏收 孟昶 刘辩 黄爵滋 何基 王诜 张旭 曾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