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宿西菩山明智寺诗》
《宿西菩山明智寺诗》全文
宋 / 张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路转溪山果大奇,茂林门径古苔滋。

坐馀沿石閒听水,茶罢巡檐遍读碑。

飞白洒然前辈字,养鱼浴却向来池。

菖蒲葺葺仙人发,随我归来与静宜。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宿西shānmíngzhìshī
sòng / zhāng

zhuǎnshānguǒmàolínménjìngtái

zuò沿yánshíxiántīngshuǐcháxúnyánbiànbēi

fēibáiránqiánbèiyǎngquèxiàngláichí

cǎoxiānrénsuíguīláijìng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西菩山明智寺的居住生活,充满了对自然之美和佛教禅意的赞赏。"路转溪山果大奇,茂林门径古苔滋"表达了一种深入幽静自然之中的感觉,溪水蜿蜒曲折,山果异常肥硕,林间的小道上覆盖着厚厚的苔藓,给人一种时光静好、物态丰盈的印象。

"坐馀沿石閒听水,茶罢巡檐遍读碑"则描绘了诗人在寺庙中的悠然自得。他坐在石制的栏杆旁边聆听溪流的声响,喝完茶后漫步于屋檐下,不断地阅读那些刻有诗文的碑刻,这些细节展现了一种淡泊明志、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

"飞白洒然前辈字,养鱼浴却向来池"中,“飞白”形容书法笔触的潇滟流畅,而“养鱼浴却向来池”则显示了诗人对自然生灵的关怀和尊重,同时也反映出一种闲适自在的人生境界。

"菖蒲葺葺仙人发,随我归来与静宜"这两句通过菖蒲草盛长如人的头发来比喻仙境的宁静美好。诗人希望能够随着这种宁静自然的氛围归来,与之相伴,以达到内心的平和安宁。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与大自然合一的精神追求,通过对寺庙周遭环境的细腻描写,以及对佛教文化的体验与感悟,展现了诗人深厚的禅意与艺术造诣。

作者介绍

张镃
朝代:宋   号:约斋   籍贯: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   生辰:1153—1221?

张镃(1153—1221?)原字时可,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号约斋。南宋文学家,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人,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 
猜你喜欢

送僧偈

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

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

(0)

四怀诗·其四怀子与

风尘秉马路俱迷,尔得汀江似武溪。

花落案头无一事,寻仙时过玉华西。

(0)

五月

溪上莺啼绿树浓,溪前楼阁水云中。

江南角黍梅时雨,扇底冰盘午簟风。

麈尾静还生绿霭,頠纹浑欲下青空。

佳期正与端阳近,莫怪榴花别样红。

(0)

读五代史

唐衰非一日,远自开元中。

尚传十四帝,始告历数穷。

由来根本强,暴戾岂易攻?

嗟哉梁周间,卒莫相始终。

兴无累世德,灭若烛向风。

当时积薪上,曾宁废歌钟。

(0)

雨中花慢·其一

倦贰文昌,乐请左符,双旌去指东藩。

有腰金新宠,昼锦荣观。

独步文章,家传素业,世宝青毡。

动欢声和气,里巷初惊,侍从衣冠。

朱门映柳,绮窗临水,盛游应记当年。

端解道、香留罗袜,墨在蛮笺。

惆怅江边侧帽,寻思花底遗鞭。

不如沈醉,莫思身外,且斗樽前。

(0)

惜红衣

簟枕邀凉,琴书换日,睡余无力。细洒冰泉,并刀破甘碧。墙头唤酒,谁问讯、城南诗客。岑寂,高柳晚蝉,说西风消息。

虹梁水陌,鱼浪吹香,红衣半狼藉。维舟试望,故国渺天北。可惜柳边沙外,不共美人游历。问甚时同赋,三十六陂秋色?

(0)
诗词分类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诗人
刘元卿 憨山德清 沈自晋 王琼 朱栴 罗贯中 施耐庵 元顺帝 元文宗 杨景贤 商衟 高茂卿 岳伯川 邾仲谊 庾吉甫 脱脱 李寿卿 汪元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